时间: 2025-04-29 22: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0:25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无聊自起掩帘栊。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
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
秋声无奈感归鸿。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深夜三更,金色的篆字在淡淡的光影中浮现,银色的灯光照亮了半壁的红色墙面。无聊之际,我自己站起身来,轻轻掩上窗帘。透过窗外,只见月光下几缕花影轻轻摇曳。霜钟远远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而我在寒冷的被褥中仍感到一丝寒风的侵袭。秋天的声音让我不禁想起了归来的鸿雁,难以抑制心中对远道离愁的感慨。
陶淑,清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处于孤独的环境中,感受到深秋的萧瑟与离愁。诗中的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南歌子 秋夜寄外》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在秋夜时分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夜的宁静与内心的波动。开篇的“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通过对光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微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的深沉与孤寂。接着,诗人因无聊而掩上窗帘,暗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这一句,带有一种淡淡的美感,月光下的花影如同诗人的思绪,轻柔而飘渺。而“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则将时光的流逝与寒冷的季节感受结合起来,反映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黎明的期待与对寒冷的畏惧。
最后两句“秋声无奈感归鸿,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思念的归鸿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离愁之情。这种情感在秋夜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浓厚,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及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离愁别绪在秋夜的背景下愈加浓烈,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金篆”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要掩上窗帘?
“秋声无奈感归鸿”中“归鸿”是什么象征?
通过对《南歌子 秋夜寄外》的深入剖析,我们更能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