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 秋夜寄外

《南歌子 秋夜寄外》

时间: 2025-04-29 22:00:25

诗句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无聊自起掩帘栊。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

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

秋声无奈感归鸿。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0:25

原文展示: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无聊自起掩帘栊。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
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
秋声无奈感归鸿。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白话文翻译:

深夜三更,金色的篆字在淡淡的光影中浮现,银色的灯光照亮了半壁的红色墙面。无聊之际,我自己站起身来,轻轻掩上窗帘。透过窗外,只见月光下几缕花影轻轻摇曳。霜钟远远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而我在寒冷的被褥中仍感到一丝寒风的侵袭。秋天的声音让我不禁想起了归来的鸿雁,难以抑制心中对远道离愁的感慨。

注释:

  • 金篆:古代用金粉写成的篆书,形容夜色中的光辉。
  • 三更:指夜间的第三个时辰,约为凌晨1点至3点。
  • 银灯:指银色的灯光。
  • 帘栊:窗帘和栏杆,表示遮挡。
  • 霜角:指霜钟,传说中用来报时的乐器。
  • 寒衾:寒冷的被子。
  • 感归鸿:指归来的鸿雁,象征离愁别绪。

典故解析:

  • 归鸿: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鸿雁在古代被视为信使,归鸿寓意思乡与归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淑,清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处于孤独的环境中,感受到深秋的萧瑟与离愁。诗中的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南歌子 秋夜寄外》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在秋夜时分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夜的宁静与内心的波动。开篇的“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通过对光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微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的深沉与孤寂。接着,诗人因无聊而掩上窗帘,暗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这一句,带有一种淡淡的美感,月光下的花影如同诗人的思绪,轻柔而飘渺。而“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则将时光的流逝与寒冷的季节感受结合起来,反映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黎明的期待与对寒冷的畏惧。

最后两句“秋声无奈感归鸿,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思念的归鸿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离愁之情。这种情感在秋夜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浓厚,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及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篆三更澹:描述夜深时分,金色的光辉在静谧中显得弥漫而柔和。
  2. 银灯半壁红:灯光映射出温暖的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3. 无聊自起掩帘栊:在无聊中,诗人选择关闭窗帘,体现内心的孤独。
  4. 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月光下的花影,象征着内心的思念与柔情。
  5. 霜角遥催曙:霜钟远远地催促黎明,暗示时间的流逝。
  6. 寒衾尚怯风:寒冷的被褥中,感受到外部的寒风,表达内心的不安。
  7. 秋声无奈感归鸿:秋天的声音让人思念归来的鸿雁,体现浓厚的离愁。
  8. 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离愁无论多远,都是一样的难以承受,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光影比作金篆,增强视觉效果。
  • 拟人:霜角、寒衾被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离愁别绪在秋夜的背景下愈加浓烈,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篆:象征着夜的宁静和内心的光辉。
  • 银灯:代表温暖与希望。
  • 花影:象征着美好而又脆弱的情感。
  • 归鸿:象征思乡和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篆”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篆书
    • B. 月光
    • C. 灯光
  2. 诗人为何要掩上窗帘?

    • A. 觉得冷
    • B. 感到孤独
    • C. 想睡觉
  3. “秋声无奈感归鸿”中“归鸿”是什么象征?

    • A. 归来的信使
    • B. 思乡之情
    •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思乡情感,但更加直白和细腻。
  • 温庭筠《更漏子》:在夜晚的描写中表现出更为浓郁的情感基调,侧重于凄美的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陶淑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对《南歌子 秋夜寄外》的深入剖析,我们更能体会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仲春为二姒三十初度 沁园春 其二 沁园春·冰壑平生 沁园春·北城晚 沁园春·一笛横风 沁园春 赠胡步曾 沁园春 题王山长小像 沁园春 前题次韵 沁园春 题袁重其负母看花图 沁园春 日照李伯开作生圹成自题云“竹帛谁千古,烟霞我一丘”,余喜其能达生也,词以赠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降邪从正 户字头的字 非熊非罴 麻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词无枝叶 连络 毛发皆竖 包含思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怀铅握素 蛇弓 家哲 至理名言 解衣磐礴 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