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8:26
我瘠不妨天下肥,
期公他日到黄扉。
悯农一念通精祲,
定遣惊雷飞。
我虽然瘦弱,但不妨碍大地的丰收,希望你某天能到达黄扉(即黄土之门)。因为对农民的同情之念,使我能通达精深的道理,定会让惊雷飞向天际。
“悯农”一词常被引用,传达对农民辛苦劳动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农业社会的关注。诗中提到的“黄扉”,象征着乡土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民生的关注闻名。
创作背景:在宋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诗人写作此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敬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此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首句“我瘠不妨天下肥”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艰辛与对大地丰收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价值观的反思。接下来的“期公他日到黄扉”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希望。最后两句“悯农一念通精祲,定遣惊雷飞”,更是强调了对农民的同情所带来的深刻理解,预示着未来的变化和可能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还包含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农民的同情与理解,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我瘠不妨天下肥”中的“妨”是什么意思?
A. 帮助
B. 妨碍
C. 增加
D. 影响
诗中的“黄扉”象征什么?
A. 城市
B. 故乡
C. 朋友
D. 农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流谦的诗与杜甫的《春望》相似,都是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农民和社会底层的关怀。李流谦的诗更显温情,而杜甫则带有更多的忧虑和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