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3:09
情久长
樊增祥 〔清代〕
月明鹤背吹笙,玉貌如天远。
甚小凤碧桐深处,重斗弦管。
白杨堪作柱,尚留得燕子楼中盼盼。
杜郎老看他定子,两世红霞,情不尽,金樽浅。
越缦堂深,久当州门看。
怪近日听香读画,芳意都懒。
歌楼红烛影,怎禁得十七年来再见。
试呼起铜弦铁凤,强作花朝,花底泪,青衫满。
在明亮的月光下,鹤背上吹奏着笙音,
那玉般的容貌如天上遥远的星辰。
在碧绿的桐树深处,凤鸣声悠扬,
重重的弦乐在空中回荡。
白杨树可以做支柱,
仍能在燕子楼中留住那盼望的身影。
杜郎(杜甫)老了,仍回忆着往日的情景,
两世的红霞下,情意绵长,金杯也如浅水。
在越缦堂的深处,久已在州门静静望。
怪只因为最近听香读画,
对那芳香的情意竟然懒惰了。
歌楼中的红烛影,怎能承受十七年来的再见?
试着唤醒那铜弦铁凤,
勉强在花朝时节再续未了的情,花下泪水浸湿青衫。
《情久长》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人在月光下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场景,鹤背上吹奏的笙音,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美好。诗中的“玉貌如天远”,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绝世美丽,更隐喻了那种遥不可及的爱。音乐和自然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而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对往昔的追忆,“两世红霞,情不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沉思念。十七年的时光在流逝中渐渐模糊,但那份情感却依然鲜活。诗中提到的“青衫满”,则是对泪水的隐喻,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不舍。
诗中“月明鹤背”意指什么?
A. 月光下的鹤在演奏
B. 鹤在月光下休息
C. 鹤在月光下飞翔
“白杨堪作柱”中的“柱”指的是什么?
A. 建筑的柱子
B. 象征支撑的力量
C. 树木的形态
诗中提到的“青衫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怀念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樊增祥的《情久长》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达了豪放与孤独的情绪。两首诗都使用了月光作为意象,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这些资料可帮助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樊增祥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