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时间: 2025-05-08 02:00:11

诗句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

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

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

春醑如渑介眉寿,亦应兼喜颂陈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11

原文展示:

扶舆光气拥清苕,竦记真儒载诞朝。
天令聿新青帝律,王正初御紫宸朝。
已开师幕居东陕,行握台符侍九霄。
春醑如渑介眉寿,亦应兼喜颂陈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阳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显得气象生辉。我在这里铭记着那些真正的儒者,他们在朝堂上奉献智慧。天子新政,颁布了青帝的律令,王权初掌,紫宸殿上迎来了朝会。师生的幕府已经在东陕开启,手握台符的我侍奉于高空之上。春天的美酒如同渑水般清澈,祝愿能与他人共享这快乐的时光。

注释:

  • 扶舆:指的是帝王的车驾或仪仗。
  • 清苕:清澈的水面。
  • 真儒:真正的儒学士人,传承儒家思想。
  • 青帝律:指的是与青帝相关的法律或理念,象征着新政。
  • 紫宸朝:紫宸殿是古代皇帝的朝会地点。
  • 东陕:这里指的是东边的山陕地区,象征着师生的聚集地。
  • 台符: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符节,象征权威。
  • 九霄:高天,象征着高远的理想。
  • 春醑:春天的美酒,象征着欢乐。
  • 陈椒:一种调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子忠,号翰叟,宋代诗人,以其俊逸的诗风和对时事的关注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史浩在绍兴任教期间,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对朝廷新政的支持,以及他作为教师的自豪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史浩的《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美丽画面,阳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在此处铭记真正的儒者,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向往,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随着青帝新政的实施,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愈发明显,展现出对政治改革的积极态度。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未来紧密联系,体现出士人应有的责任感。春天的美酒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而在这种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与共鸣更显得弥足珍贵。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浓厚的情感,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既具历史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扶舆光气拥清苕:清晨阳光照耀,水面波光粼粼,描绘出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
  2. 竦记真儒载诞朝:在此时,我铭记那些真正的儒者,他们在朝堂上奉献智慧。
  3. 天令聿新青帝律:天子颁布新的法律,象征着国家的改革与更新。
  4. 王正初御紫宸朝:王权初掌,紫宸殿迎来了新朝会,显示出王权的威严。
  5. 已开师幕居东陕:师生的幕府已在东陕开启,暗示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6. 行握台符侍九霄:我手握皇命,侍奉于高空,象征着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7. 春醑如渑介眉寿:春天的美酒如清水般甘甜,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8. 亦应兼喜颂陈椒:祝愿与他人共同分享幸福的时光,生活的美好需要分享。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比喻如“春醑如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酒的清香与生活的美好。对仗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诗人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光气: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清苕:象征着纯净与美好。
  3. 真儒:象征着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象征。
  4. 青帝律:象征着新的政治秩序和法律。
  5. 紫宸朝: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6. 春醑:象征着欢乐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史浩的《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雨夜
    • B. 清晨
    • C.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青帝律”象征着什么?

    • A. 传统文化
    • B. 新的政治法律
    • C. 美好的生活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如何的?

    • A. 悲观
    • B. 中立
    • C. 积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史浩与杜甫都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但史浩更多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更多展示了对现实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士人的不同心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史浩的《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从多个维度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吴端朝作真率集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雪中集醉高楼 山行 西江月(闰重阳) 溪山堂次韵 次韵陈子象谢新火诗 秋怀十首 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 清明前一日与客自光孝登般若庵观铁塔旧基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龍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半夜敲门不吃惊 知子莫若父 入圣超凡 星池 立部首的字有哪些?带立部首的汉字大全 描写冬天美景的诗_精选冬日诗句与赏析 穆肃 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琼繁体字书写指南_琼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哝唂 拘紧 广字头的字 不知颠倒 隐迹藏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