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

《子夜》

时间: 2025-05-10 10:13:52

诗句

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

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

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

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3:52

原文展示

子夜
作者: 张元凯 〔明代〕

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
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
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
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花柳树正是美好的年华,女子妆扮得如同子夜般美丽动人。
吹箫奏出动听的曲子,调和瑟声岂会显得悲伤呢?
翡翠鸟在金色的巢中栖息,鸳鸯在锦绣上嬉戏缠绕。
不必熄灭银色的烛光,尽情欣赏那美丽的人儿的怜爱。


注释

字词注释

  • 韶年: 美好的年华。
  • 妆成: 打扮得非常美丽。
  • 弄箫: 演奏箫,一种古代的乐器。
  • : 一种古代弦乐器,通常有25根弦。
  • 哀弦: 悲伤的弦乐。
  • 翡翠: 一种鸟类,颜色鲜艳。
  • 金埒: 金色的巢穴,这里比喻华丽的环境。
  • 鸳鸯: 一种象征爱情的水鸟。
  • 锦缠: 精美的锦缎,指美丽的装饰。
  • 银烛: 银色的蜡烛,象征温馨的氛围。
  • 玉人: 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意象和情感均与古代文人对爱情、美好时光的赞美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凯,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自然和爱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对人生、爱情、美好时光的追求和赞美,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子夜》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与爱情的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的开头两句通过“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美丽,描绘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和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欢快而不悲伤的氛围,暗示着爱情的愉悦与和谐。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翡翠与鸳鸯融入其中,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甜蜜与浪漫。“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这几句生动描绘了鸟儿在华丽环境中嬉戏的场景,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深厚情感。而最后一句“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流露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温柔而热烈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春夜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柳发韶年: 描绘春天来临,花柳争相开放,象征青春的到来。
  2. 妆成子夜妍: 女子打扮得如同子夜般美丽,突出女性的魅力。
  3. 弄箫成艳曲: 演奏的箫声动听,表现出欢乐的氛围。
  4. 调瑟岂哀弦: 反问瑟声为何要显得悲伤,强调乐曲的欢快。
  5. 翡翠巢金埒: 形容翡翠鸟栖息在华丽的巢中,象征富贵与美丽。
  6. 鸳鸯扑锦缠: 鸳鸯嬉戏在锦缎上,暗示爱情的甜蜜与缠绵。
  7. 不将银烛灭: 不必熄灭烛光,象征温馨的环境与氛围。
  8. 看取玉人怜: 欣赏美丽的人儿,表露出对爱情的向往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 "花柳发韶年"中将花柳比作青春,形象生动。
  • 对仗: 每两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鸳鸯扑锦缠"把鸳鸯拟人化,表现其爱情的温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与爱情的甜美,表达了对青春、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柳: 象征春天与青春。
  • 箫瑟: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 翡翠、鸳鸯: 象征爱情与美好。
  • 银烛: 象征温暖与浪漫的氛围。
  • 玉人: 象征美丽的女性与爱情的对象。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春夜的美丽图景,象征着爱情的甜蜜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笛
    B. 箫
    C. 琵琶
    D. 瑟
    答案: B, D

  2. 填空题: 诗中“翡翠巢金埒”描绘的是一种____的环境。
    答案: 华丽

  3. 判断题: 诗中“调瑟岂哀弦”表达了乐曲的悲伤情感。 (对/错)
    答案: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经典诗作,同样描绘春夜的美景与情感。
  • 《静夜思》: 李白的名作,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张元凯《子夜》 vs 李白《静夜思》

  • 主题: 《子夜》主要描绘爱情与春夜的美好,《静夜思》则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风格: 《子夜》语言轻快、欢愉;《静夜思》则显得沉静、深情。

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次韵客饷鲈蟹 道中即事 其八 观渔 山迳 山中 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 田制 饭牛 瓜洲晚渡 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无完人 班妾 面字旁的字 遗御 夏日可畏 射防 七停八当 曰字旁的字 包含压的词语有哪些 黄皮寡廲 从结尾的成语 忆逼 弓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落井投石 衣字旁的字 包含餍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