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7
子夜四时歌 其一
作者: 刘才邵 〔宋代〕
柳烟晨气酽,花露春容湿。
翠幕捲宫罗,翩翩双燕入。
无心补粟眉,闲对妆台立。
谁调紫鸾笙,晴响散空碧。
春天的柳烟浓郁,晨雾中带着湿润的花露。
翠绿色的帷幕卷起,翩翩而入的双燕飞舞。
她无意修整眉妆,悠闲地站在妆台前。
是谁在调弄紫色的鸾笙,清脆的乐声飘散在碧空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或文学典故,但描绘的春景和女性之美常见于古代诗词,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女性优雅形象的赞美。
作者介绍:
刘才邵,字仲轩,号天游,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及表现人情世态。其作品常流露出淡雅和闲适的情调。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是刘才邵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四季变化和生活细节的观察。此诗特别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好的向往与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细腻的情感与审美追求。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头的“柳烟晨气酽,花露春容湿”,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生机与湿润,柳树的烟雾和花瓣上的露珠,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柔与清新。接下来的“翠幕捲宫罗,翩翩双燕入”,则通过翠绿色的帷幕和飞入的双燕,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生机和活力。
“无心补粟眉,闲对妆台立”则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春光中的悠闲状态,展现了她的自然与从容。此处既可以理解为对美的欣赏,也表达了内心的一种闲适和恬静。而最后一句“谁调紫鸾笙,晴响散空碧”,不仅展现了美妙的音乐,更通过晴朗的天空和清脆的乐声,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整体来看,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柳烟晨气酽”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春日的氛围;“翩翩双燕入”中燕子的描绘则赋予了动感,展现春天的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女性优雅形象的珍视,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轻盈、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柳树?
A) 无心补粟眉
B) 柳烟晨气酽
C) 谁调紫鸾笙
诗中“翩翩双燕入”中的双燕象征什么?
A) 夏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宁静
“无心补粟眉”表达了女性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春天主题下的独特处理方式,展现了各自对自然和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推荐书目:
这些书目提供了丰富的古典诗词及其背景知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