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1:27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
有佛的地方无法停留,踏上去的秤锤坚硬如铁。
没有佛的地方急忙走过,脚下的草深达三尺。
三千里外,遇到人时不能错手。
北斗星挂在须弥山上,手中的棒子挑动着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中瞳人穿着绣花鞋。
作者介绍:释祖元是宋代的一位僧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作为一位修行者,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对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融合时期。诗人可能借助对佛教教义的思考,表达对人生和信仰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有佛”和“无佛”两种状态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对人生的反思。开头的“有佛处不得住”表明了对宗教信仰深邃的追求,却又感到难以长久停留的无奈,而“无佛处急走过”则反映出在无信仰的世界中,生命的匆忙与迷茫。
诗中提到的“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让人联想到人生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错失,仿佛在暗示着某种宿命的安排。紧接着的“北斗挂须弥,棒头挑日月”则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最后一联“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以轻快的语调结束,似乎在强调一种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整首诗在沉重与轻盈之间游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无限的想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信仰与生活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通过对立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传达出一种追寻内心平静的强烈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有佛处”意味着什么?
诗中的“北斗”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摘杨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