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7:24
作者: 佚名 〔魏晋〕
类型: 古诗词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梅花已经凋落,柳花随风飘散。
我在这春天中感叹,却无人来唤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本诗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诗歌的表现手法愈加丰富,主题常常涉及人生哲理和自然感悟。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是对四季变化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与内心的孤寂。此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子夜四时歌 其十二》以梅花与柳花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盛景,梅花的凋落和柳花的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流逝。梅花的落尽,意味着冬天的结束,而柳花的散落则象征着春天的柔美与无常。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感叹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却无人来唤他,显示出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情绪。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美丽的春色中体验到一种被遗忘的无奈,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柳花随风散”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人感叹无人来唤,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