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柳枝词(二首)

《杨柳枝词(二首)》

时间: 2025-04-29 18:00:41

诗句

临水临风漾碧漪,含烟含雾一枝枝。

战尘收后无离别,又见长条到地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0:41

原文展示:

杨柳枝词(二首)

临水临风漾碧漪,
含烟含雾一枝枝。
战尘收后无离别,
又见长条到地时。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和微风中,柳条轻轻荡漾,
烟雾缭绕中,一枝枝柳条显得格外柔美。
战乱结束后,虽然没有离别的忧伤,
再次看到柳条垂到地面,仍感慨万千。

注释:

  • 临水临风:指靠近水边和微风之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好。
  • 漾碧漪:水面上荡起碧绿的涟漪,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细腻。
  • 含烟含雾:形容环境中弥漫着烟雾,增加了诗的朦胧感。
  • 战尘:指战争的尘埃,象征着战乱带来的苦难。
  • 长条到地:形容柳条垂得很长,表达柳树的柔美和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某一典故,但“战尘收后无离别”可以理解为对历史上战乱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著名文学家。他以诗词、散文、戏曲等多方面的成就而闻名,尤其在诗词方面,作品多表现出清新、婉约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该诗以柳树为主题,运用生动的自然描写来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临水临风漾碧漪”,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含烟含雾一枝枝”,则增添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柳树的美丽更加动人。第三句“战尘收后无离别”,将自然的宁静与历史的苦痛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战争结束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珍惜。最后一句“又见长条到地时”,不仅是对柳树生长的描写,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水临风漾碧漪:描绘了柳树在水边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2. 含烟含雾一枝枝:通过“含烟含雾”描绘了柳枝被烟雾笼罩的状态,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3. 战尘收后无离别:表示在战乱结束后,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感减轻,传达了对团聚的渴望。
  4. 又见长条到地时:柳树枝条再度生长至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带来新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的摇曳比作自然的柔美,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含烟含雾”赋予柳树情感,使得静物有了生命感。
  • 对仗:如“临水临风”和“含烟含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向往,借助自然的美好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对过往战乱的反思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愁别绪,也代表着生命的柔软与顽强。
  • :代表着平静与生命的源泉,营造出安宁的氛围。
  • 烟雾:象征着朦胧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临水临风”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乱
    B. 自然美
    C. 离别

  2. 诗中提到的“战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战争的苦痛
    C. 离愁

  3. “又见长条到地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离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杨慎的《杨柳枝词》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对人生感悟的抒发。两者都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但风格各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慎相关研究论文及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二首 其一 题菱湖泣舟图,为董蜕盦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 诉衷情近 诉衷情 诉衷情 桂林徐伯川屡约不至有词见寄作此答之 诉衷情 诉衷情 寄苍虬侍郎 诉衷情 秋望 诉衷情·太虚寥廓杳无涯 诉衷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挚的词语有哪些 出尘之想 田字旁的字 逼和 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解铃还需系铃人 切齿拊心 食字旁的字 抬头不见低头见 靣字旁的字 一蛇两头 建安 辛字旁的字 买上告下 涣涣 闾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