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0:40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
作者: 林逋 〔宋代〕
花露湿晴春,秋灯落烬频。
祇缘吟有味,不觉坐劳神。
寄远情无极,搜奇事转新。
此魔降不到,珍重五天人。
春天的花露滋润着晴空,秋天的灯光频频落下灰烬。
只是因为吟咏其中有滋味,没想到坐着也使我劳神。
寄托遥远的情意无穷无尽,探索奇妙的事情不断更新。
这种诗魔无法降临于我,珍重与五天人交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魔”一词可以理解为创作诗歌时的灵感或状态,古人常引用此类词来表达诗歌创作中的某种神秘力量。
作者介绍: 林逋,字君复,号雪舟,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擅长咏梅、咏竹,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林逋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孤独而高洁的生活态度。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展现了林逋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全诗通过四个联句,描绘了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花露湿晴春”与次句“秋灯落烬频”对比鲜明,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后,诗人强调了吟咏的乐趣与劳神的反差,显现出诗歌创作的魅力与困扰。
在后两句中,林逋寄托了对远方情感的无限遐想,展示了诗人探索新奇事物的渴望,而“此魔降不到”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追求与无奈。整首诗字句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示了林逋特有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春秋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同时,隐喻“诗魔”使抽象的创作灵感形象化,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林逋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灵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灯落烬频”所表达的意境是:
A. 生机盎然
B. 时光流逝
C. 诗歌乐趣
D. 孤独寂寞
“此魔降不到”中的“魔”指的是:
A. 诗歌创作的灵感
B. 生活中的烦恼
C. 自然界的变化
D. 人际关系的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林逋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诗歌创作的思索,但林逋更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的反映。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相辅相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