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太真外传

《读太真外传》

时间: 2025-05-07 23:28:58

诗句

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

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

锦袜千年恨,皇舆万里程。

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8:58

原文展示:

读太真外传 吕本中 〔宋代〕

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 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 锦袜千年恨,皇舆万里程。 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

白话文翻译:

走完了马嵬坡的路,东风吹拂着旧时的京城。 天地间已经换了新的主人,草木依旧发出秋天的声音。 锦袜承载着千年的怨恨,皇舆行驶了万里路程。 谁能知道那些拉船的士兵,也有着离别的情感。

注释:

  • 马嵬路:指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地方。
  • 旧京:指长安,唐朝的都城。
  • 乾坤:指天地,这里指政权。
  • 新主:指新的统治者,这里指宋朝。
  • 锦袜:指杨贵妃的遗物,象征着她的悲剧。
  • 皇舆: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国家的命运。
  • 挽船士:指拉船的士兵,这里指普通士兵。

典故解析:

  • 马嵬坡: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地方,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象征。
  • 锦袜:杨贵妃的遗物,象征着她的悲剧和后世对她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悲剧的回顾,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吕本中读了《太真外传》后所作,通过对杨贵妃悲剧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普通士兵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悲剧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普通士兵情感的关注。诗中“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描绘了历史的沧桑,而“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则反映了时代的更迭。最后两句“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则展现了作者对普通士兵情感的关怀,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通过马嵬坡和旧京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
  • “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反映了时代的更迭,新主的登基和自然的循环。
  • “锦袜千年恨,皇舆万里程”:通过杨贵妃的遗物和皇舆的行驶,象征了历史的悲剧和国家的命运。
  • “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展现了作者对普通士兵情感的关怀。

修辞手法:

  • 比喻:“锦袜千年恨”将杨贵妃的悲剧比喻为千年的怨恨。
  • 拟人:“草木自秋声”将草木赋予了秋天的声音,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尽马嵬路,东风吹旧京”和“乾坤已新主,草木自秋声”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悲剧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普通士兵情感的关注。诗中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时代的更迭和普通人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马嵬坡:历史的悲剧象征。
  • 旧京:历史的沧桑象征。
  • 锦袜:杨贵妃的悲剧象征。
  • 皇舆:国家的命运象征。
  • 挽船士:普通士兵的情感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袜千年恨”指的是什么? A. 杨贵妃的遗物 B. 普通士兵的情感 C. 历史的悲剧 答案:A

  2. 诗中“乾坤已新主”指的是什么? A. 新的统治者 B. 历史的沧桑 C. 自然的循环 答案:A

  3. 诗中“宁知挽船士,亦有别离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普通士兵的关怀 C.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悲剧。
  • 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悲剧和作者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丽人行》和吕本中的《读太真外传》:都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悲剧,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作者的感慨,而吕本中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作者对普通士兵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吕本中诗集》
  • 《太真外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恭睹上圣亲临江淮耀武伊洛谨成诗一章仰赞圣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宫词三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近驰名 包含方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迭嶂层峦 魚字旁的字 掉书袋 引线穿针 缘木希鱼 手足重茧 敝衣枵腹 单耳刀的字 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包含腴的词语有哪些 譬如 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小市民 甘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