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09
持节初过,叩关径出,东风吹输原野。
夺眼黄河,流天大月,曾记茅津上马。
太息兵间走,问何意容君抒写。
中条千古山川,笳鼓声里闲话。
还似当时洛水,惊景物渐非,杯酒重把。
玉殿虚无,铜驼荆棘,纵是好春难冶。
迤逦荆襄路,载满鬓缁尘南下。
肯自思量,梨花开又今夜。
初次持节经过,叩响关门径直出发,东风吹拂着广袤的原野。
眼前的黄河,流淌在明亮的月光下,曾经在茅津的地方骑马而过。
在战乱的时代里,不禁叹息,问你为何愿意抒写此情此景。
中条山历经千古,山川依旧,笳鼓声中轻松地聊着往事。
还像当年在洛水边,景物已然不同,重重举杯畅饮。
玉殿已虚无,铜驼满是荆棘,纵然春色再好,难以陶冶心情。
沿着荆襄的路,满是白发和尘埃南下。
是否愿意自我思量,梨花又在今夜盛开。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开头的“持节初过,叩关径出”,展示了诗人出发时的心情,带着使命与期待,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影响,心中不禁充满了惆怅与感伤。诗中的黄河与明月,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然而“惊景物渐非”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变迁,让人倍感无奈。
诗人通过“玉殿虚无,铜驼荆棘”的描写,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理想中的美好已被现实的艰辛所掩盖,春天的美好也难以治愈心灵的创伤。最后,诗人以“梨花开又今夜”收尾,既是对春天的期盼,也是对生命轮回的哲思,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同时传递了希望与生命的轮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持节”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什么情感?
“玉殿虚无,铜驼荆棘”中的“荆棘”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