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46
王中庸赴河南鞏县尉
作者: 杨亿
春风祖席引香醪,
白马骊驹草色袍。
官舍前鹽两京道,
居民半杂五陵豪。
卑飞碌碌犹栖棘,
馀地飘飘暂鼓刀。
捧檄初同昔人喜,
不应搔首欢徒劳。
春风吹拂,席地而坐,香醪酒的气息扑面而来;
白马和骊驹在草原上奔跑,身披草色的袍子。
官舍前的盐道通往两京,
居民中一半是五陵的豪杰。
卑微的飞鸟忙忙碌碌,依然栖息在荆棘上;
余下的土地上,飘荡着鼓声,一时之间。
捧着文书,初来时与昔日的欢喜相同,
但如今不应再为此而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亿,字中庸,号鹤山,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官至地方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亿被任命为河南鞏县尉之际,表达了他对即将开始的新职务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初到地方的官员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开头两句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春风和香醪的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愉悦。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居民半杂五陵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分化,表明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仍然存在着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诗人的身份从一个普通人转变为官员,而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也随之而来。最后两句的“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欢徒劳”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香醪”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糕点
C. 水果
D. 花香
“居民半杂五陵豪”中的“五陵”代表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权贵的象征
C. 普通百姓
D. 农田
诗中提到的“卑飞碌碌犹栖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亿的诗更加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描写,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更显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