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3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9:26
江城子 其一
作者:周紫芝 〔宋代〕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夕阳已低,柳条如烟般飘荡,平坦的河面显得朦胧。伤心的天气,今夜的月亮更显得清澈明亮。人何以能像天上的月亮,虽然时有缺憾,却也有圆满的一刻。断云飞雨,岁月又过去了一年。思念的情感令人凄凉,泪水涓涓流下。眼下的时刻,想见却无缘。为何从江边飞来的大雁,飞不到这小楼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天上月”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缺”与“圆”则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中提到的“大雁”,在古诗中常象征远行、思念和归家。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云,号紫芝,宋代著名词人。他一生游历各地,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尤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江城子 其一》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江城子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夕阳西下的景色中,透过自然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夕阳低尽柳如烟”,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傍晚的宁静与美丽,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断肠天”,一语道出内心的悲伤。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带给读者一种寂寞而又深沉的感受。
“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月亮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明亮,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接下来的“怎得人如天上月”,作者感叹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无常,尽管有时也会相聚,但总是难以长久,情感的缺失也让人倍感惆怅。
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断云飞雨又经年”表达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积累,泪水涓涓流下的细腻描写,生动体现了内心的伤感与无奈。最后一句“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则是对思念的进一步深化,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无尽思念与期盼,却又无能为力的孤独感。
整首词以婉约的风格,结合自然景象与人情,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夕阳低尽柳如烟”中的“柳”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柳叶
C. 柳风
答案:A
诗中提到的“霜月”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寒冷与孤寂
C. 温暖
答案:B
诗人通过“因甚江头来处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此为《江城子 其一》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