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36
原文展示:
绣罳六曲夕阳残。梦漫漫。泪潸潸。桃叶东风,吹绿满栏干。莫怨春红迟二月,便开了,有谁看。
白话文翻译:
在绣帷的六曲廊下,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梦境漫长而迷离,泪水潸然滑落。东风吹拂着桃叶,绿意遍布栏杆。不要埋怨春花在二月才迟迟开放,花虽开了,又有谁来观赏呢?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叶东风”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而“莫怨春红迟二月”则反映出一种对春花开放时机的思考,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对春天的期待与羁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4年-约1742年),字君德,号煜斋,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在形式上使用了词的结构,展现出一种抒情的风格。开篇用“绣罳六曲夕阳残”描绘出夕阳下的静谧场景,给人以一种恬淡的美感。接着,"梦漫漫"与"泪潸潸"形成鲜明对比,梦的悠长与泪水的流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再往下,桃叶在东风中摇曳,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色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生命的珍视。
最后一句“莫怨春红迟二月,便开了,有谁看”更是引人深思。诗人用“莫怨”来劝诫自己,虽然春花开放得晚,但又有谁真正来欣赏它呢?这不仅仅是对春花的惋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孤独。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与动人的情感中,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生命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孤独与遗憾的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江城子》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姚燮
D. 苏轼
诗中“桃叶东风,吹绿满栏干”描绘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江城子》与《春晓》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地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后者则展现了一种对春天景象的欣喜与自然的享受。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显轻快。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