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1:40
江城子
周之琦 〔清代〕
岭南西路梦悠悠。听蛮讴。叫钩辀。长向剌桐花底赋离忧。勾漏丹砂无觅处,春易尽,水空流。几回丹旐送归舟。忆同游。影仍留。一线斜阳犹恋竹棚头。老去文渊重曳足,南雁外,怕登楼。
在岭南的西路上,梦境悠悠绵绵。听那蛮族的歌声,叫人思绪万千。总是在刺桐花的阴影下,抒发离愁。丹砂勾漏,却无处寻觅,春天容易逝去,流水空荡荡。几次用丹色的旐帆送我归舟,回忆起同游的情景,影像依旧留存。斜阳一线,仍然恋恋不舍地挂在竹棚之上。岁月渐老,文渊再度拖着脚步,南雁在外,却不敢再登高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使用了岭南的自然景观,结合个人的情感经历,展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刺桐花多生于南方,常被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词作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和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江城子》应是在周之琦游历岭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无奈的流年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的开头“岭南西路梦悠悠”便营造了一种梦幻而又遥远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南方世界。之后通过“听蛮讴”描绘了蛮族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异域风情,衬托出一种孤独感。
“长向剌桐花底赋离忧”,刺桐花下的离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情思。接着诗人用“勾漏丹砂无觅处,春易尽,水空流”来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失落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此时,诗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几次“丹旐送归舟”的回忆,添上了一丝温暖的怀旧情绪。
最后的“老去文渊重曳足,南雁外,怕登楼”则暗示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岁月的流逝让他不再勇敢去追求过去的美好。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对故乡、对时光的感情纠葛,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浓厚的离愁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之琦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剌桐花”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离愁
C. 春天
D. 友情
诗中“南雁外,怕登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C. 对离别的快乐
D. 对生活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