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8 12:06:16

诗句

一角高楼倚翠桐。

经香黯淡簟纹空。

昔来空巷迟迟月,今去虚帘悄悄风。

芳径畔,小园中。

秋花弹泪不成红。

插天飞塔栖禅地,只有疏钟挂落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06:16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一角高楼倚翠桐。
经香黯淡簟纹空。
昔来空巷迟迟月,
今去虚帘悄悄风。
芳径畔,小园中。
秋花弹泪不成红。
插天飞塔栖禅地,
只有疏钟挂落虹。


白话文翻译:

在一角高楼旁倚着青翠的梧桐树,
散发着香气的凉席上,空荡荡的花纹显得黯淡。
往昔在空荡的巷子里,月光迟迟而来,
而如今走出那虚空的帘子,微风轻轻吹拂。
在芳香的小径旁的小园中,
秋天的花儿含着泪水,无法绽放成红色。
高高的塔插入天空,栖息着禅意的境地,
唯有疏落的钟声挂在彩虹之上。


注释:

  • 一角高楼:指的是高楼的一角,象征着高处的孤独和渺小。
  • 翠桐:指青翠的梧桐树,常用于表现清幽的环境。
  • 经香黯淡:经香指的是香气,黯淡则表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虚帘:指空旷而宁静的帘子,象征着无情的离别。
  • 芳径:香气四溢的小路,象征美好的回忆或过去。
  • 秋花弹泪:秋天的花朵在风中摇曳,似乎在流泪,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插天飞塔:指高耸的塔,象征着对天空的向往与追求。
  • 疏钟挂落虹:钟声稀疏地挂在落下的彩虹上,表现出一种孤寂和美好的结合。

典故解析:

  • 高楼与翠桐:古代诗词中常用高楼和树木作为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意境,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秋花与泪:秋天代表着凋零与悲伤,花含泪水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振岱,清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何振岱的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充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敏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感情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高楼与翠桐的景象,引入了个人的孤独感与时光的流逝。整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隐含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在“昔来空巷迟迟月,今去虚帘悄悄风”中,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时间的变迁与内心的孤寂。随着秋天的到来,花朵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短暂,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感愈发明显。

“插天飞塔栖禅地”中,飞塔的意象将人带入一种高远的境界,似乎在寻求一种灵性的寄托,而“只有疏钟挂落虹”则将孤独与渴望结合,钟声的稀疏与彩虹的美丽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宁静。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象中,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角高楼倚翠桐:高楼的孤独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
  2. 经香黯淡簟纹空:描绘了环境的冷清,香气散去,留下空虚。
  3. 昔来空巷迟迟月:往昔的宁静与月光的幽远,形成对比。
  4. 今去虚帘悄悄风:如今的离别与轻柔的风,传达了无奈与孤独。
  5. 芳径畔,小园中:美好环境的象征,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6. 秋花弹泪不成红:秋花的凋零与诗人情感的悲伤。
  7. 插天飞塔栖禅地:追求精神寄托与高远境界的象征。
  8. 只有疏钟挂落虹:孤独的钟声与美丽的彩虹,形成诗歌的意境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花弹泪”,将花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
  • 拟人:如“秋花弹泪”,赋予花以人的情感,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昔来空巷”和“今去虚帘”,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楼、秋花、钟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孤独与对现实的反思。
  • 翠桐:自然之美,静谧的环境。
  • 秋花:象征凋零与生命的无常。
  • 飞塔:追求灵性和高远境界的象征。
  • 钟声:孤独与时间流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翠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建筑

  2. “秋花弹泪不成红”中,秋花的状态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丰收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a) 高楼与钟声
    b) 小园与芳径
    c) 虚帘与风

答案:

  1. b) 一种树
  2. b) 悲伤
  3. a) 高楼与钟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描绘高处的孤独与自然之美。
  • 《夜泊牛津》:李白,表达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鹧鸪天》在孤独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为直接,何振岱则通过景物描绘回应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何振岱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寓萧塘皆春堂偶成 雨中过秀城 雨后坚山行之约 与卿寓登多景楼口占立成 又和咏梅 又和咏梅 用韵再作 咏蝇 蝇虎 已卯雨后春兴呈吟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鴈 火字旁的字 欲不可纵 小字头的字 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搬口弄唇 为民除患 呼群结党 云沙 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岂有此理 敬业乐群 包含岭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握枢 框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