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姑苏刘工部昌无题(三首)

《和姑苏刘工部昌无题(三首)》

时间: 2025-05-05 09:43:27

诗句

《玉树》歌残谱不存,春泉空泻洗头盆。

绛桃成子花无色,银烛烧心泪有痕。

南国青春欺客鬓,东风芳草怨王孙。

风流已逐红尘化,空有琵琶寄断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3:27

原文展示

和姑苏刘工部昌无题(三首)

玉树歌残谱不存,春泉空泻洗头盆。
绛桃成子花无色,银烛烧心泪有痕。
南国青春欺客鬓,东风芳草怨王孙。
风流已逐红尘化,空有琵琶寄断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歌曲已经唱完,谱子也失去了,春天的泉水在空无一物的盆中流淌。绛桃虽然结出了果子,但花却毫无色彩,银烛燃烧着,心中留下了泪痕。南国的青春欺骗了我的白发,东风吹拂的芳草让我对王孙感到怨恨。风流的情怀已被红尘所驯化,唯有琵琶寄托着我的断肠之恨。

注释

  • 玉树歌残:玉树指美丽的树木,此处形容美好的音乐已尽,歌声消逝。
  • 春泉空泻:春季的泉水空荡荡地流淌,暗示着失落与无奈。
  • 绛桃成子:绛桃虽已结果,但花却没有了色彩,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银烛烧心:银烛燃烧,心中流出泪水,寓意着内心的痛苦与伤感。
  • 南国青春:南方的年轻气盛欺骗了我,让我白发苍苍。
  • 东风芳草:东风带来的芳草,让人对王孙产生怨恨。
  • 风流已逐:风流的情感已被世俗的红尘所消磨。
  • 琵琶寄断魂:琵琶成为了寄托自己心灵的工具,表达内心的伤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丘吉,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作常以情感丰富、意象鲜明著称,擅长抒情诗和咏物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丘吉的《和姑苏刘工部昌无题》通过细腻而富有层次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青春与美好过往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即以“玉树歌残谱不存”点明主题,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让人感到深深的惋惜。接着以“春泉空泻洗头盆”描写了失落感,空荡的盆中流淌的泉水,如同心中无法排遣的苦闷。

“绛桃成子花无色”一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绛桃的结果并没有花的绚丽,象征着青春的流逝。接下来的“银烛烧心泪有痕”则将内心的痛楚外化,银烛的光景如同岁月的流逝,心中的泪痕则是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随后的“南国青春欺客鬓”表现了时间对人的无情,青春的欺骗让人白发苍苍,表露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怨恨。最后两句的“风流已逐红尘化,空有琵琶寄断魂”,则揭示了对过往情感的缅怀与寄托,琵琶成为了心灵的寄托,寄托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内心的伤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逝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树歌残谱不存: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和音乐的怀念,暗示一切已成往事。
  2. 春泉空泻洗头盆:象征着失去的青春,流逝的时光无法再回。
  3. 绛桃成子花无色:对比的手法,表现外在的物象与内心的失落。
  4. 银烛烧心泪有痕:情感的外化,内心的哀痛通过泪水表现出来。
  5. 南国青春欺客鬓:时间的无情,让人对青春的欺骗感到愤懑。
  6. 东风芳草怨王孙:自然的景象与人情的怨恨交织,表现情感的复杂。
  7. 风流已逐红尘化: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遗憾。
  8. 空有琵琶寄断魂:琵琶作为情感的寄托,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树”比喻美好的艺术与青春。
  • 对仗:如“春泉空泻”与“银烛烧心”,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青春欺客鬓”,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过往情感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痛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树:象征美好与青春。
  • 春泉:象征流逝的时光。
  • 绛桃:象征失去的美好。
  • 银烛:象征内心的痛苦。
  • 琵琶:象征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国青春欺客鬓”的意思是什么? A. 诗人对南方的向往
    B. 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C. 诗人对客人的怨恨

  2. “风流已逐红尘化”的意境是?
    A. 对风流生活的追求
    B. 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C. 对爱情的期待

  3. 诗中用到的比喻是哪个?
    A. 玉树比喻青春
    B. 银烛比喻爱情
    C. 春泉比喻快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丘吉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青春的追忆,但丘吉更多的是对失去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情与对饮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丘吉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 又再用韵和 又和饶计使丹青阁韵 用前韵呈史绣使 涌泉亭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 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岩溪书堂登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左海 思过半矣 教告 离山调虎 三生石上 衣字旁的字 月里嫦娥 灰头土面 秋风扫叶 疋字旁的字 佩环 斗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包含半的成语 冒渎 盟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