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40
九日
故国音书阻一方,
天涯此日思茫茫。
风烟岁晚添离恨,
湖海尊前即大荒。
薄宦驱人向愁悴,
旧游惟我最颠狂。
细思万石亭前事,
辜负黄花满帽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人身处天涯,音信阻隔,心中充满了茫然与思念。随着岁末的到来,离别的痛苦愈发加深。即使在酒桌前,心中也感到无尽的荒凉。因仕途困顿而愁苦,旧日的游玩景象,只有我一人还在疯狂回忆。细细思索万石亭前的往事,不禁辜负了那满帽的黄花香气。
作者介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倡导儒家思想,著作颇丰。朱熹的诗歌风格清新、高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九日),古时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传统,诗人通过节日的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旧游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九日》不仅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思乡之作。朱熹在诗中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引入了对故国的思念。诗的开头“故国音书阻一方”,直接点出与故乡的隔绝,音信不通使得思念愈加浓烈。接下来的“天涯此日思茫茫”则将这种思念推向更深的层次,表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孤独感。
随着岁末的到来,诗人感受到的是“风烟岁晚添离恨”,这里的“风烟”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更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离别的痛苦。“湖海尊前即大荒”则通过酒席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荒凉和无奈。虽然身处热闹的场合,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孤独与愁苦。
“薄宦驱人向愁悴”,这句将个人的仕途困境与情感结合,表现出因政治原因而带来的精神压迫。而“旧游惟我最颠狂”,则回忆起往日的欢乐,那时的无忧与狂放,与现在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悲凉而又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旧游的深切怀念,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一种悲凉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思乡
B. 爱情
C. 友情
D. 战争
“薄宦”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官职低微
B. 生活贫困
C. 朋友少
D. 心情抑郁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牡丹
B. 菊花
C. 兰花
D. 玫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