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3
虚亭立水面,问树乃称奇。
不谓虬龙影,能于隙地垂。
互承栏并槛,交接涧通池。
长日披襟坐,摊书尤所宜。
这座虚亭矗立在水面上,我问那棵树,真是奇妙。
不曾想那蜿蜒的龙影,竟然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延伸。
亭子和栏杆相互支撑,交汇的地方将涧水引入池中。
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披着衣襟坐着,翻开书本,正合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虚亭立水面”的描写,展示了亭子与水的和谐共存。诗中的“问树乃称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显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接下来,“不谓虬龙影,能于隙地垂”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树影与龙影相提并论,增加了诗的动感与生机。
全诗布局严谨,前两句描绘景致,后两句则描绘诗人自身的悠闲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长日披襟坐,摊书尤所宜”,传达出诗人在自然中独自享受时光的洒脱与恬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潇洒自若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恬淡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虚亭立水面”表达了什么意境?
“虬龙影”指的是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