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7:37
春月送人
作者:周端臣 〔宋代〕
一湖春绿染初成,
柳色东风二月晴。
燕子来时人却别,
梨花虽好负清明。
在春天的湖面上,绿色的波光刚刚染成,
在二月的晴天里,柳树在东风中摇曳生姿。
燕子飞来时,人却要离别,
梨花虽美,却在清明节前我不能停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这个节日有扫墓祭祖的习俗,给离别的情感增添了沉重的色彩。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著称,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在送别友人时写成,借春天的美好景色表现离别的惆怅。周端臣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春月送人》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色,生动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春湖和柳树,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接着,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离别的悲伤,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一句则以梨花的美丽作为背景,流露出对清明节前离别的无奈与惋惜,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春天的生机,又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无奈与失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逝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绿”象征什么?
A. 生命与希望
B. 悲伤与离别
C. 秋天的枯萎
“燕子来时人却别”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来临
C.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负清明”有何含义?
A. 享受春天
B. 不能停留的无奈
C. 花开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端臣的《春月送人》与李白的《赠友人》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周端臣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而李白则更直接地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均展现了古诗中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