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郊行

《郊行》

时间: 2025-04-29 03:44:22

诗句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

杨柳遍西湖,应从何处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4:22

原文展示: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杨柳遍西湖,应从何处去。

白话文翻译:

我们骑马离开春意盎然的城池,挥动马鞭时互相交谈。西湖边上杨柳依依,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游览呢?

注释:

  • 并马:一同骑马。
  • 春城:指春天景色宜人的城市。
  • 摇鞭:挥动马鞭,这里指骑马的动作。
  • 相语:互相交谈。
  • 杨柳:柳树,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臣,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景物的欣赏和向往。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出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宗臣在春天出游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日西湖美景的向往和欣赏。诗中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出游的情景,通过“并马出春城”和“摇鞭一相语”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同伴出游的愉悦心情。诗中的“杨柳遍西湖”一句,以杨柳为意象,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欣赏。最后一句“应从何处去”则带有一定的哲思,暗示了面对美景时的选择和思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并马出春城”:描绘了诗人与同伴一同骑马离开春意盎然的城池,展现了出游的开始和愉悦的心情。
  • “摇鞭一相语”:通过挥动马鞭和互相交谈的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出游时的轻松和愉快。
  • “杨柳遍西湖”:以杨柳为意象,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 “应从何处去”:带有一定的哲思,暗示了面对美景时的选择和思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修辞手法:

  • 意象:诗中使用了“杨柳”这一意象,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 设问:最后一句“应从何处去”采用了设问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思考性和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日出游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面对美景时的选择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杨柳在诗中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城”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城市 B. 春天的乡村 C. 春天的花园 D. 春天的湖泊

  2. 诗中的“杨柳”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3. 诗中的“应从何处去”表达了什么? A. 对美景的欣赏 B. 对美景的选择和思考 C. 对美景的失望 D. 对美景的无感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宗臣的诗作有相似的主题。
  • 杨万里《小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与宗臣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宗臣的《郊行》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宗臣的诗更注重表达对美景的向往和思考,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描绘美景的细节和感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宗臣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于潜 翠峰寺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东门外观刈熟,民间租米船相衔入门,喜作二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三绝 其三 新凉夜坐 峨眉县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秀州门外泊舟 寄题汉中新作南楼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患难与共 命卿 实获我心 日字旁的字 机轴 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逸照 浪费笔墨 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宵守夜 力字旁的字 人事不省 爿字旁的字 异奇 烽火连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