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王宗臣允元园庐三首 其一

《过王宗臣允元园庐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0:34:23

诗句

大梁城里王居士,园有江南数种梅。

乱后只疑随劫火,那知移向此间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34:23

原文展示:

过王宗臣允元园庐三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大梁城里王居士,园有江南数种梅。 乱后只疑随劫火,那知移向此间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大梁城里的王居士,他的园中有来自江南的数种梅花。战乱之后,我以为这些梅花都随着战火消失了,没想到它们被移栽到了这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梁:古代地名,今河南开封。
  • 王居士:指王宗臣,居士是对有德行而不仕的人的尊称。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劫火:佛教中指世界毁灭时的火灾,这里比喻战乱。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战乱后访问王宗臣的园庐时所作,表达了对梅花存活的惊喜和对战乱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诗人访问友人王宗臣的园庐,看到园中的梅花,感慨战乱后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乱前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存活的惊喜和对战乱的深切感慨。诗中“乱后只疑随劫火”一句,既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而“那知移向此间来”则带来了意外的喜悦,梅花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的延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梁城里王居士:介绍了地点和人物,大梁城里的王居士,即王宗臣。
  2. 园有江南数种梅:描述了王宗臣园中的特色,有来自江南的数种梅花。
  3. 乱后只疑随劫火:战乱之后,诗人以为这些梅花都随着战火消失了。
  4. 那知移向此间来:没想到这些梅花被移栽到了这里,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修辞手法:

  • 比喻:“劫火”比喻战乱,形象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破坏。
  • 转折:“那知”与“只疑”形成转折,突出了梅花的意外存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战乱后的变迁和对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希望,即使在战乱中也能存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劫火”比喻什么? A. 战乱 B. 火灾 C. 自然灾害
  2. 诗人在战乱后对梅花的看法是什么? A. 以为消失了 B. 以为更多了 C. 以为变种了
  3. 诗中的“那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失望 C. 无奈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样以梅花为题材,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坚韧品质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对比,两者都以梅花为题材,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战乱后的感慨,而陆游的诗则更多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品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梅花诗集》:收录了多首以梅花为题材的诗作,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庚戌除夕客中 减字木兰花 赠王家饮店 减字木兰花(赠广陵马推官) 减字木兰花 春怨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荔枝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鼎拔山 色字旁的字 瑶堂 包含奇的成语 敛实 黹字旁的字 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单车就路 降世 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杀金刚坐杀佛 阜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闱墨 慧业才人 任人唯贤 婀娜多姿 包含撮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