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1:01
采明珠
作者: 杜安世 〔宋代〕
雨乍收,小院尘消,云淡天高露冷。
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
蟠蟀鸣金井。
下帘帏悄悄空阶,败叶坠风,
惹动闲愁,千端万绪难整。
秋夜永。凉天迥。
可不念光景。嗟薄命。
倏忽少年,忍交孤令。
灯闪红窗影。
步回廊懒入香闺,
暗落泪珠满面,谁人知我,为伊成病。
雨刚停,小院的尘土也消散了,天空清淡,露水冰凉。
我坐着看月光洒落,映照着玉楼的清辉。
蟋蟀在金井边鸣叫。
轻轻拉下帘子,空空的台阶显得格外寂静,败落的树叶随风飘落,
扰动了我的闲愁,心中千头万绪难以理清。
秋夜漫长,凉天显得格外遥远。
我难以忘怀这样的光景,唉,命运薄弱。
转瞬之间,我已是少年不再,忍耐着孤独的煎熬。
灯光在红色窗帘后闪烁。
我懒得走入香闺,回廊中徘徊,
泪珠悄然滑落在脸上,谁能了解我,为了他而生病呢?
作者介绍:杜安世,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描绘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富有情感,描绘自然与人情,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展现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雨后秋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孤独的体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情感的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采明珠》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展现了杜安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体验。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场景,雨后的小院清新而寂静,天空高远,露水透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绪万千,感慨命运的无常与孤独的苦闷。
诗的开头以“雨乍收”引入,瞬间勾勒出一幅清晨雨后的小院图画,接着通过“坐看月华生,射玉楼清莹”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受。随着“蟠蟀鸣金井”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蟋蟀的鸣叫更增添了几分萧索之感。
诗中反复出现的“闲愁”与“薄命”字眼,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最后几句“步回廊懒入香闺,暗落泪珠满面”,直白而真切地表达了诗人面对情感纠葛的无奈与痛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命、青春及爱情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孤独与情感的纠葛,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安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秋夜漫长,凉天显得格外遥远”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愉快
“灯闪红窗影”中“红窗影”暗示了什么?
A. 明亮
B. 温暖
C. 朦胧
D. 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显示了宋代诗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