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1:29
端正好
栏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
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
凭阑望迢遥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秋天的菊花在栏杆上,因愁苦而沾染上了露水。天气微微变冷,双燕已经离去。明亮的月光空照着离别的苦楚,透过洁白的光芒照进朱红色的门窗。夜里西风吹来,雕刻着寒冷的树木。我倚靠在栏杆上,远望那漫长的道路。用花笺写下了此时的情绪,特意寄去希望能传达给你,究竟寄往何方呢?
杜安世,生于宋代,字子元,号定斋,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雅致。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离别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表达对远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端正好》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诗中以自然景物为依托,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离别的苦楚。诗的开头部分,栏菊与秋露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菊花的愁苦与烟雾缭绕的意境相互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天微冷双燕辞去”一句,双燕的离去不仅是季节变迁的象征,更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夜色降临,西风的到来又给诗人带来了更深的寒意,雕刻着寒树的意象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凭阑望迢遥长路”句,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渺茫与不安,长路漫漫,似乎没有尽头,令人倍感孤独。最后两句的“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则是将内心的情感通过书信传达给远方的友人,寄托着希望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表现了秋天的凄凉、离别的苦楚以及思念的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与对友人的牵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开,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关切,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
诗中“栏菊”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的美
“双燕辞去”中的双燕象征着:
A. 团聚
B. 离别
C. 旅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思念与无奈
C. 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