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画廿四首

《题画廿四首》

时间: 2025-04-30 18:03:59

诗句

端阳竟渡楚江湄,纨裤分曹唱健词。

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娥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3:59

原文展示

端阳竟渡楚江湄,
纨裤分曹唱健词。
画楫万枝飞鹢道,
朱帘十二映娥眉。

白话文翻译

端午节终于渡过了楚江的岸边,
穿着华美裤子的文人们在这里争相吟唱着豪放的诗句。
画舫上的桨如万枝飞舞,划出一道道优雅的水路,
红色的帘幕在阳光下映照出她那娇美的眉目。

注释

  • 端阳:指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 楚江:指长江流域,楚国的水域。
  • 纨裤:指华丽的裤子,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
  • 分曹:指分开,指人们聚集在一起。
  • 健词:指豪放的诗句或歌声。
  • 画楫:指装饰精美的船桨。
  • 飞鹢道:形容船行迅速,像飞舞的鹢鸟一样。
  • 朱帘:红色的帘子,常用来装饰船舱。
  • 娥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常指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流传着屈原投江的故事,诗中提到节日,暗含了历史和文化的深意。
  • 楚江:与屈原的故乡有直接的联系,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传统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以才情横溢和风流倜傥著称,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诗作于端午节,正值江南水乡的美好季节,诗人借助节日的热闹和自然的美景,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端午节的美丽画面,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开篇提到“端阳”,便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接着通过“楚江湄”引出背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诗中的“纨裤分曹”不仅描绘了文人雅士的风采,也体现了文化的氛围。而“画楫万枝飞鹢道”则通过形象的比喻,突出了水面上船只的灵动与优雅,带给人一种轻快的视觉感受。

最后一句“朱帘十二映娥眉”则将整个场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红色的帘幕映衬着美人的眉目,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情愫。这种结合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愉,更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端阳竟渡楚江湄:通过“竟”字,表现了节日的到来。楚江的景色与节日的欢乐相结合,构成美丽的画面。
  2. 纨裤分曹唱健词:描绘了文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在热闹的节日气氛中吟唱,展现了文化的气息。
  3. 画楫万枝飞鹢道:通过对船只的描绘,展现出水面上生动的场景,船桨轻快地划过水面,引发人们的联想。
  4. 朱帘十二映娥眉:通过对美人眉目的描写,表现了节日的欢愉和对美的向往,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楫万枝”,形象地把船桨比作万枝,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朱帘十二映娥眉”,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端阳:象征着传统节日与文化。
  • 楚江: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积淀。
  • 纨裤: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雅。
  • 朱帘:象征着美丽与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春节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纨裤分曹唱健词”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答:___

  3. 判断题:诗中没有提到楚江的自然景色。
    (对/错)

答案

  1. B
  2. 文人们在端午节欢聚吟唱的场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唐寅的《题画廿四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描绘和节日的欢愉,后者则强调豪放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意难忘 代闺人记梦 意难忘 意难忘 意难忘 和少楼岁暮感怀韵 意难忘 春日感怀,寄七妹查夫人 意难忘 寄萍庵并怀仲宣 意难忘 春夜听雨,忆孤山梅花定多零落,辗转不寐,感而倚拍 意难忘 同滕玉霄、周秋阳、刘尚友、萧高峰 意难忘·柬泗上李元贞 意难忘 送曹顾庵学士还武塘,同用高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猿奔林 案桌 熔剂 舟字旁的字 非愚则诬 捻土为香 長字旁的字 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坍江 乙字旁的字 引而不发 后浪推前浪 悬腕 人字头的字 节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