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28
开帆驾洪涛,血战乾坤赤。
风雨闻号呼,流涕洒丹极。
全诗翻译:
扬帆航行在滔滔海浪之中,奋勇拼搏,鲜血染红了天地。
风雨中听见号角的召唤,泪水洒落在红色的极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开帆驾洪涛”体现了古代航海的勇敢精神,常用来比喻在艰难环境中拼搏进取的决心。“血战乾坤赤”则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拼搏的英雄气概。诗中用“风雨”象征困境与挑战,而“流涕洒丹极”则暗示了为理想而流泪的悲壮。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宋瑞,南宋抗元名将、诗人,因其坚定的爱国精神和忠诚事迹而被后世传颂。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文天祥身为爱国志士,积极参与抗元斗争,表达了他在动荡岁月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
《南海第七十五》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古诗,诗中展现了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刻所怀有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开头“开帆驾洪涛”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扬帆起航的壮丽场景,象征着勇敢向前的决心。接下来的“血战乾坤赤”则将战斗的残酷与壮烈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为了国家而流血牺牲的决心与豪情。
诗中的“风雨闻号呼”,以风雨象征艰难的环境,而“号呼”则暗示着在逆境中不断激励自己奋勇向前的精神。这种强烈的情感通过“流涕洒丹极”达到了高潮,泪水与鲜血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无畏的牺牲。
整首诗气势磅礴,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情怀,体现了文天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同时也让人感受到那种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情,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精神符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及为了国家而甘愿牺牲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南海第七十五》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文天祥
D. 白居易
填空题:
“开帆驾洪涛,血战__赤。”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风雨”象征着顺境。(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满江红·写怀》的对比,二者同样表现了爱国情怀与壮志豪情,但文天祥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在国难中的孤独与坚定,而岳飞则更多地表达了集体的抗争与决心。
通过以上内容的深入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南海第七十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