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鞏教授访别二首

《和鞏教授访别二首》

时间: 2025-04-29 19:47:47

诗句

君来别我还归去,君去重来定几时。

此后相思无可寄,相思欲寄莫如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7:47

原文展示:

君来别我还归去,君去重来定几时。此后相思无可寄,相思欲寄莫如诗。

白话文翻译:

你来告别我,我还要回去;你走了,我再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从今往后,思念之情无处寄托,想要寄托思念,最好的方式就是诗歌。

注释:

  • :你,指朋友或知己。
  • :告别,离别。
  • 归去:回去,表示离开后的归途。
  • 重来:再来,重新回来。
  • 定几时:确定要等到什么时候,含有无奈和惆怅的情绪。
  • 相思:思念,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 :寄托,传递情感。
  • 莫如诗:不如用诗来寄托,表达诗歌是情感寄托的最佳方式。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宋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寄托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加之宋代文化氛围浓厚,诗歌成为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相思之情。首句“君来别我还归去”,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既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有自己即将离去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君去重来定几时”,则是对未来重聚的渺茫与无奈的叹息,时间的无情让人感到无力。这两句形成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张力。

后两句“此后相思无可寄,相思欲寄莫如诗”,则是诗的情感升华。相思之情无处寄托,最终选择了诗歌作为情感的寄托,显示出诗歌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简练而深刻,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有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来别我还归去”:朋友来告别,自己则要回去,表现了一种离愁。
    • “君去重来定几时”:你走了,何时才能再见,体现了时间的不确定性。
    • “此后相思无可寄”:今后思念无处寄托,表现了思念的孤独。
    • “相思欲寄莫如诗”:想寄托思念,诗歌是最好的选择,体现了文学的力量。
  •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相思”来强调思念的深切与强烈。
  •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别的惆怅与思念之情,最终通过诗歌作为情感寄托的方式,体现了文学的独特价值。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与情感的对象。
    • :象征分离与离愁。
    • 相思:象征深切的思念与情感。
    • :象征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去重来定几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重聚
    • B. 对未来的无奈
    • C. 高兴的心情
  2. “相思欲寄莫如诗”中,诗歌的作用是什么?

    • A. 传达情感
    • B. 记录历史
    • C. 讲述故事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的《和鞏教授访别二首》和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情怀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通过诗歌表达复杂的情感,但风格迥异,反映了各自的艺术追求和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国维论诗词》

相关查询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或为苏过作? 浚井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 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 次韵曹九章见赠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和子由论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灾多难 疑心生鬼 包含骏的词语有哪些 钤印 单轻 并居 剑树刀山 毛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曰字旁的字 出卖灵魂 髟字旁的字 逸想 革字旁的字 贪黩 良有以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