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5:13
乐轩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乐曲场景:繁密的弦乐在清澈的水面上回荡,鼓声与渔阳的乐曲交织在一起。微风中舞动的乐曲逐渐加快,尘土飞扬,歌声悠长。水鸟争相在水面上下飞翔,屋宇在低昂的乐声中显得格外高大。太守安然坐着,新的乐声尚未急于响起。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太守”一词在古代常用于指代地方的统治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结构。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提倡儒家思想,反对权臣专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乐轩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宋代城市生活繁华,文化活动频繁,音乐、舞蹈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诗通过描写音乐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乐轩》是一首充满音乐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当时乐舞场景的热闹与生机。开头两句“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以音乐的繁盛引入全诗,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乐器声交织的世界。接下来的句子“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描绘了乐声与自然的结合,风中舞动的乐曲仿佛在引领着一场盛大的庆典。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进一步深化了乐舞场景的活力,水鸟在水面上下飞翔,增添了生动的气氛。最后,太守安坐的描写则将热闹的场景与一种优雅的从容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政治的稳定与文化的繁荣。
整首诗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音韵和对仗,使得整首诗读来流畅且富有韵律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乐舞盛景,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艺术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乐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马光
D. 白居易
“繁弦凝绿水”中的“繁弦”指的是?
A. 弦乐器的声音
B. 多种乐器的合奏
C. 复杂的旋律
D. 舞蹈动作
诗中描绘的太守的状态是?
A. 忙碌
B. 焦虑
C. 安坐
D. 外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