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51
瑞鹧鸪
作者: 晏殊 〔宋代〕
江南残腊欲归时。
有梅红亚雪中枝。
一夜前村间破瑶英拆,
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样匀朱粉,
雕梁欲画犹疑。
何妨与向冬深,
密种秦人路,
夹仙溪。
不待夭桃客自迷。
在江南的腊月末尾,春天即将到来。梅花在雪中显得格外红艳。昨夜村中瑶英(即早春的花朵)被风吹落,真是让人感到千花的凋零,冷清而不知所措。丹青正准备重新描绘,但朱粉的颜色却仍然犹豫不决。何不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密密地种下秦人的道路旁,夹着仙溪?不必等到桃花盛开,客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迷醉其中。
作者介绍:晏殊(991—1055),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词人,官至宰相。他以词名世,风格清丽,常以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冬交替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瑞鹧鸪》是晏殊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江南腊月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凋零的惆怅。全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晰,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开头两句以江南特有的残腊时节为背景,梅花在白雪中显得格外娇艳,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随着诗句的推进,瑶英之凋零让人感到一种冷清与无奈,诗人用“千花冷未知”表现了对未来的迷惘。
接下来的“丹青改样匀朱粉”则反映了艺术创作中的犹豫与不决,似乎在描绘春天的美景时,难以选择合适的颜色。最后几句则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坚持与追求,种下“秦人路”的愿景,暗示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晏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追求,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测试:
这首诗是在哪个季节写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梅红亚雪中枝”中的“亚”字意为?
A. 使……更加
B. 只是
C. 同样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秦人路”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历史
B. 未来的希望
C. 迷失的方向
D. 自然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瑞鹧鸪》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