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6:57
气夹尘埃外,川行翰墨间。
忽忽未白首,去去忽青山。
琴在弦安用,人亡鹤不还。
竹林有前约,欲语泪先潸。
外面空气中夹杂着尘埃,我在河流与书墨之间行走。
时光飞逝,尚未白头,转眼又见青山。
琴弦依然在,然而人已逝去,仙鹤再也无法归还。
竹林中曾有约定,想要倾诉时泪水已先流下。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为杨万里挽词,写于朋友去世之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文远叔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惋惜。开头两句通过“气夹尘埃外,川行翰墨间”描绘出一种喧嚣与宁静共存的场景,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描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接下来的“忽忽未白首,去去忽青山”,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的中间部分“琴在弦安用,人亡鹤不还”,两句以琴和鹤作为象征,前者代表着友谊与艺术的传承,而后者则是象征生命的流逝,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对逝者的追忆更加深刻。最后两句“竹林有前约,欲语泪先潸”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却无从开口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追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与时间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词测试:
《文远叔挽词》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对友人的怀念
C. 对爱情的追求
诗中“琴在弦安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诗中的“竹林有前约”暗示了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对友谊的珍视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文远叔挽词》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秀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