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9: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3:12
夜来宿痼起心脾,
辗转无眠不自支。
水鸟信天那得饱,
河鱼作祟却乘饥。
苦无药力课神效,
烂煮菜根为善医。
造物怕生安乐病,
时将疼痛玉吾衰。
夜里旧病发作,心中脾胃都感到不适,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痛苦得无法自持。
水鸟飞翔在天上,怎么可能吃得饱,
河里的鱼却在作祟,饥饿得发狂。
苦于没有药物能治愈,
只好将烂煮的菜根作为良医。
造物主怕人们得了安逸的病,
时常用疼痛来削弱我的身体。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明,主要以诗词著称。他的诗歌通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尤以对健康和人生苦短的思考见长。
这首诗写于诗人经历身体不适时,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与对健康的渴望。社会环境中,医学水平有限,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身体的微恙便会引发深思。
《脾疼大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病痛的深刻体验。首句“夜来宿痼起心脾”直入主题,传达了夜间病痛的突发和对内脏的感知,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痛苦的距离。接下来的几句以水鸟和河鱼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心中不安的状态,与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助。
“苦无药力课神效”一语,显示了诗人对药物治疗的失望,反映出宋代医学的局限性。接着“烂煮菜根为善医”则显示了诗人对食疗的无奈选择,既是对传统医学的依赖,也透露出一种自我安慰的情感。
最后两句“造物怕生安乐病,时将疼痛玉吾衰”则升华了主题,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认为适度的痛苦有助于保持身体的警觉,避免安逸带来的堕落。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的思考,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省。
整首诗表达了对身体健康的忧虑,借助病痛的体验,探讨了生活的安逸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人夜来宿痼是指什么?
“水鸟信天那得饱”中的“水鸟”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烂煮菜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