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2:58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东方有奇士,隐德珠在渊。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
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蠙。
今为蒙城宰,归问浙江船。
何时渡杨子,夜入明月边。
有舄不化凫,有琴何用弦。
真趣还自得,治民唯力田。
东方有位杰出的人,像深藏在渊底的珍珠。
山川草木都因他而显得更加美丽。
他去世已经十五年,唯独见到他的孙子们贤良淑德。
他在仕途上光辉灿烂,像淮水的白鹭般皎洁。
如今他担任蒙城的宰相,归来后问问浙江的船。
什么时候才能渡过杨子江,夜晚驶入明亮的月光下呢?
有的鞋子不会变成鸭子,那琴又何必用弦呢?
真正的乐趣在于自得其乐,治理百姓只靠耕田的力量。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曰安,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简练质朴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富有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朋友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往事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含蓄,意象丰富而深刻。诗人通过对一位杰出人物的描述,勾勒出他在世时的光辉与去世后的追忆,展现了对德行与才华的赞美。开头两句以“奇士”和“隐德”引入,强调了人物的卓越与深藏不露,随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出这种德行对周遭环境的积极影响,具有强烈的美感和画面感。
全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也有对后辈的期许与期待。特别是后半部分,提及归问浙江船、渡过杨子江等意象,象征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诗末所提到的“治民唯力田”,则是对治国理政的真实思考,表明诗人对实事求是的态度,强调了真正的乐趣在于内心的自得与对土地的敬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追忆与赞美,同时表达了对后辈的期许和对归属感的渴望,传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奇士”指的是:
A. 一位杰出的人才
B. 一位普通人
C. 一位商人
D. 一位农夫
诗中“殁来十五载”意指:
A. 去世已经十五年
B. 刚刚去世
C. 去世二十年
D. 去世三年
“治民唯力田”强调的是:
A. 治理国家只靠耕种
B. 治理国家需依靠智慧
C. 治理国家只靠财富
D. 治理国家需借助军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