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时间: 2025-04-23 19:42:58

诗句

东方有奇士,隐德珠在渊。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

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蠙。

今为蒙城宰,归问浙江船。

何时渡杨子,夜入明月边。

有舄不化凫,有琴何用弦。

真趣还自得,治民唯力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2:58

诗词名称: 送林大年寺丞宰蒙城先归余杭逋之侄孙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东方有奇士,隐德珠在渊。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
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蠙。
今为蒙城宰,归问浙江船。
何时渡杨子,夜入明月边。
有舄不化凫,有琴何用弦。
真趣还自得,治民唯力田。


白话文翻译:

东方有位杰出的人,像深藏在渊底的珍珠。
山川草木都因他而显得更加美丽。
他去世已经十五年,唯独见到他的孙子们贤良淑德。
他在仕途上光辉灿烂,像淮水的白鹭般皎洁。
如今他担任蒙城的宰相,归来后问问浙江的船。
什么时候才能渡过杨子江,夜晚驶入明亮的月光下呢?
有的鞋子不会变成鸭子,那琴又何必用弦呢?
真正的乐趣在于自得其乐,治理百姓只靠耕田的力量。


注释:

  • 奇士: 杰出的人才。
  • 隐德: 隐藏的德行。
  • 川壑: 山川和沟壑,指自然景观。
  • : 使之美丽、吸引。
  • : 去世。
  • 煌煌: 光辉灿烂的样子。
  • 皎皎: 明亮而洁白的样子。
  • : 鞋子。
  • : 野鸭,象征轻松自在的生活。
  • 真趣: 真实的乐趣。
  • 治民: 治理百姓。

典故解析:

  • 淮蠙: 比喻清白高洁,来自于淮河特有的白鹭。
  • 杨子江: 指长江的一部分,象征归家之路和思乡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曰安,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简练质朴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富有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朋友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往事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含蓄,意象丰富而深刻。诗人通过对一位杰出人物的描述,勾勒出他在世时的光辉与去世后的追忆,展现了对德行与才华的赞美。开头两句以“奇士”和“隐德”引入,强调了人物的卓越与深藏不露,随后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出这种德行对周遭环境的积极影响,具有强烈的美感和画面感。

全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也有对后辈的期许与期待。特别是后半部分,提及归问浙江船、渡过杨子江等意象,象征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感觉。诗末所提到的“治民唯力田”,则是对治国理政的真实思考,表明诗人对实事求是的态度,强调了真正的乐趣在于内心的自得与对土地的敬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方有奇士: 赞美东方有杰出人才。
  2. 隐德珠在渊: 比喻其德行深藏如珠。
  3. 川壑为之媚: 自然因其而美丽。
  4. 草树为之妍: 草木因其存在而显得妍丽。
  5. 殁来十五载: 其去世已十五年。
  6. 独见诸孙贤: 只见到他贤德的孙子们。
  7. 煌煌出仕途: 他在仕途上光辉灿烂。
  8. 皎皎如淮蠙: 比喻其品德的洁白。
  9. 今为蒙城宰: 现已担任蒙城宰相。
  10. 归问浙江船: 想问归乡的船只。
  11. 何时渡杨子: 期待渡过杨子江。
  12. 夜入明月边: 希望夜晚能入明月之境。
  13. 有舄不化凫: 鞋子不能变成鸭子。
  14. 有琴何用弦: 琴无需弦也可自得。
  15. 真趣还自得: 真实的乐趣在于自得。
  16. 治民唯力田: 治理民众只靠耕田的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隐德珠在渊”比喻德行深藏。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
  • 象征: “鸭子”和“琴”象征不同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追忆与赞美,同时表达了对后辈的期许和对归属感的渴望,传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士: 杰出的人才,象征着理想中的人。
  • : 深藏的德行,隐喻内在的价值。
  • 川壑、草树: 自然景观的美化,象征着德行的外在表现。
  • 明月: 代表希望与归属。
  • : 象征精神追求与内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奇士”指的是: A. 一位杰出的人才
    B. 一位普通人
    C. 一位商人
    D. 一位农夫

  2. 诗中“殁来十五载”意指: A. 去世已经十五年
    B. 刚刚去世
    C. 去世二十年
    D. 去世三年

  3. “治民唯力田”强调的是: A. 治理国家只靠耕种
    B. 治理国家需依靠智慧
    C. 治理国家只靠财富
    D. 治理国家需借助军事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安石在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德行的赞美,而王安石则更关注于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年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韩毅伯述怀 和董叔重韵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过幕阜山 过涪翁墓二首 过凤隐山 公无渡河 病中书怀 清平乐(越上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丝发之功 蓬室柴门 穴宝盖的字 玄字旁的字 扫描 阿意顺旨 虚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善俗 羊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以古为鉴 包含隔的词语有哪些 伸大拇哥 新开头的成语 法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