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向伯恭

《向伯恭》

时间: 2025-05-02 09:59:35

诗句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9:35

原文展示: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白话文翻译:

涂水的涟漪依然没有改变,芗林中的风月就像是新的。一纸重温旧迹,百年间再无此人。

注释:

  • 涂水:指的是涂抹的水面,形容水面上的波纹。
  • 涟漪:水面上细微的波纹。
  • 芗林:指的是芳香的林木,通常指的是香草或香气四溢的树林。
  • 风月:指自然景色,尤其是指风景与月色。
  • 一纸:一张纸,指的是记录或书写的内容。
  • 重观:再次观看或重温。
  • 遗迹:留下的痕迹或旧址。
  • 百年无复斯人:百年间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百年无复斯人”可以理解为对逝去之人的追忆,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字希逸,号白华,宋代诗人。岳珂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中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岳珂对自然风光的感悟,或是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被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表现出来。

诗歌鉴赏:

《向伯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水面涟漪和芗林风月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持久而又宁静的美感。诗的开头“涂水涟漪未改”仿佛在描述一个永恒的瞬间,水面上的涟漪似乎在时光的流转中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形态,这种描写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改变自然的本质。

接着“芗林风月如新”则将自然美与时间的流动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时间在流逝,但自然的美依然如昔。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中对时间的感慨,也让人对自然的永恒感到一丝安慰。

最后一句“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则是对过往的追忆,诗人通过重温旧迹,感受到与历史的隔阂,表达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形成了优雅而哀伤的氛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涂水涟漪未改”:描绘了水面的波纹,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之美。
    • “芗林风月如新”: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常新,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 “一纸重观遗迹”:通过一纸旧迹,展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 “百年无复斯人”:表达人事变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对比,如“未改”和“如新”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不变。
    • 诗中也有拟人的倾向,将风月赋予了新的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历史,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间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涟漪:象征着时间的流动与生命的变化。
  • 风月: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永恒。
  • 遗迹:暗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历史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涂水涟漪未改”中的“涂水”指的是?

    • A. 沼泽
    • B. 水面
    • C. 河流
    • D. 湖泊
  2. “百年无复斯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无知
  3. 诗中提到的“芗林”主要指?

    • A. 一种树木
    • B. 一种香草
    • C. 一片森林
    • D. 一种气候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岳珂的《向伯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岳珂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追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美酒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风格的总结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典诗词的赏析与理解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老病欣然命酒成二诗 其一 游李氏园 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 其四 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夏日十二首 戏二潘 戏同小儿作望南京内门 赠陈履常 北堂斋居示秬秸 山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赌彩一掷 大化有四 重利盘剥 辛字旁的字 尺寸之柄 草料场 三亲六故 浮屠 杇人 切痛 馬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鱼菽之祭 先字旁的字 收结尾的成语 包含尤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