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 其二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18:42:34

诗句

太真行酒知何地,渺莽遗基茂草深。

声色加人何足计,精神满腹不同斟。

六奇自可掀三狡,一正何妨詟百壬。

堕帻吐茵均此辙,可怜枉用世仪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2:34

原文展示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 其二

太真行酒知何地,
渺莽遗基茂草深。
声色加人何足计,
精神满腹不同斟。
六奇自可掀三狡,
一正何妨詟百壬。
堕帻吐茵均此辙,
可怜枉用世仪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太真(王嫱)行酒的地方在哪里呢?
那遗留下来的基址已经被茂盛的草丛覆盖。
声色并没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精神饱满的人与酒的斟酌也有所不同。
六种奇才可以掀起三种狡猾,
一正之士又何妨去与百姓争论呢?
掉下帽子,坐在草地上都是这般情景,
可怜的是白白地用世俗的仪态来规束心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真:指王嫱(王允之女),以美貌和才华著称。
  • 渺莽:渺小而广阔,形容荒草丛生的景象。
  • 声色:指娱乐和享乐。
  • 六奇:可能指古代的六种才能,或指古代的奇才。
  • 三狡:三种狡诈的手段。
  • 一正:指正直之人。
  • :争论、辩论。
  • 堕帻:掉下帽子,形象地描绘了放松的状态。
  • 可怜:可惜,令人怜惜。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真”与“温太真”是古代文人歌颂的对象,通常与美酒和欢宴相联系。诗人在此引出古代美人的形象,借以抒发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当下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公元1130年-约公元1200年),字君达,号青云,宋代诗人。以文才出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思考,风格清新隽永,常用古典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交替阶段。诗人借古人之美酒之盛,反思当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真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在开头提到“太真行酒知何地”,引发出对古代盛宴的思考,仿佛在追问这样的美好时光究竟在哪里。接着,诗人描绘了遗址上“茂草深”的景象,反映出历史的消逝与时光的无情。接下来的几句则转而探讨人们在声色之中所忽略的精神世界,强调精神的丰富性远比物质的享受更为重要。诗中的“六奇自可掀三狡,一正何妨詟百壬”则是在说,真正的才华与正直之人,与那些狡诈之辈相比,根本不需要争论。最后一联“可怜枉用世仪心”则是对世人追逐表面形式的无奈与惋惜,流露出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又对现实的洞察与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真行酒知何地:在问王嫱(太真)喝酒的地方在哪里,暗示对古代美好时光的怀念。
  2. 渺莽遗基茂草深:遗址已被杂草覆盖,象征历史的荒废与记忆的模糊。
  3. 声色加人何足计:享乐与声色对于真正的人生价值来说毫无意义。
  4. 精神满腹不同斟:强调内心的丰富与精神的追求比物质更重要。
  5. 六奇自可掀三狡:指有才华的人可以轻易超越狡猾的人,体现对才能的高度赞扬。
  6. 一正何妨詟百壬:正直的人不必与那些百般算计之人争执。
  7. 堕帻吐茵均此辙:描述一种放松的状态,暗示人与环境的融合。
  8. 可怜枉用世仪心:感慨世人常常用世俗的标准来束缚内心的真实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声色”来比喻世俗的享乐。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反复提及“精神”与“声色”,强调内心与外在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与对世俗观念的质疑,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真:象征着美好与才华,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存在。
  • 声色:象征着世俗的享乐与浮华。
  • 草深遗址:象征着历史的消逝与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真行酒知何地”中“太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嫱
    • B. 李清照
    • C. 陶渊明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声色”主要指什么?

    • A. 美酒
    • B. 娱乐与享乐
    • C. 自然景色
    • D. 美丽的诗句
  3. “可怜枉用世仪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古代的怀念
    • B. 对人性的失望
    • C. 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 D. 对历史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岳珂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精神追求,而李白则侧重于享乐与放纵。两者虽同为饮酒主题,却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岳珂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华严院西轩见芍药两枝追想吉祥赏花慨然有感 过杨乐道宅西桃花盛开 经钱塘故宫 榴花洞 漳南十咏·陈将军庙 三月再还家 杨叔武北堂夜话 即惠山煮茶 上元进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雨字头的字 贝字旁的字 闭门合辙 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委卸 裮塞 金字旁的字 累辈 毋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语惊四座 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掎摭利病 应山 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着手回春 浴日补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