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6:08
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
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
潺湲泻寒月,晃漾照春梅。
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的水域景色:三洲的滩口水流湍急,两条河水交汇而来。经过桓彝的宅邸,上面是通往严子台的道路。潺潺的流水在寒冷的月光下流淌,波光荡漾映照着春天的梅花。在白鹭惊起的地方,水底的鱼也多得可以看见。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严,晚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工整平实。
《宣州杂诗二十首》是梅尧臣在宣州任职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故乡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文历史的思考。这首诗则具体描绘了宣州的水乡风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情与思考。
《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面。诗中的“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动态的水域场景,给人一种急促而紧张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潺湲泻寒月”和“晃漾照春梅”的描写,展现了水流在月光下的宁静与美丽,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诗中“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意象鲜明,意境深远。白鹭的惊飞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生机,而水底的鱼则表现了生命的繁茂与丰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赞美自然之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白鹭”在自然中通常象征什么?
A. 纯洁与灵动
B. 厄运与不祥
C. 冷漠与孤独
“潺湲泻寒月”中的“潺湲”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温暖的阳光
C. 水流的声音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与生活的思考
C. 对历史人物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