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46
原文展示:
学诗 陈普 〔宋代〕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白话文翻译:
在还未成年的年纪,我已能自如地吟诗,胜过刻意的雕琢。 虽然写不出震撼天地的诗句,但至少能吟诵那些描绘风月的篇章。 不要抛弃康节先生的诗集,煎胶可以续接上林苑的琴弦。 东山的七月诗篇无人能解,只因周公的学问有深厚的根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其诗作来看,他自幼便有文学天赋,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追求。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追求诗歌的自然流畅和意境的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诗歌不应过分雕琢,而应自然流畅,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同时,他推崇前人的诗作,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首句“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表明作者在年少时便能自如地创作诗歌,胜过刻意的雕琢。这种自然流畅的创作态度贯穿全诗。次句“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现实追求,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后两句通过对前人诗作的推崇,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流畅的诗歌创作,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同时,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摇膝支颐未冠年”中的“未冠年”指的是什么? A. 成年 B. 未成年 C. 中年 答案:B
诗中“已将采撷胜雕镌”中的“采撷”比喻什么? A. 创作诗歌 B. 采摘果实 C. 雕刻艺术品 答案:A
诗中“且诵吟风弄月篇”中的“吟风弄月”指的是什么? A. 吟咏自然景物 B. 吟咏历史故事 C. 吟咏政治事件 答案:A
诗中“击坏莫抛康节集”中的“康节集”指的是谁的诗集? A. 李白 B. 杜甫 C. 邵雍 答案:C
诗中“东山七月无人解”中的“东山七月”指的是哪首诗? A. 《诗经·豳风·七月》 B. 《诗经·国风·七月》 C. 《诗经·小雅·七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