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学诗

《学诗》

时间: 2025-05-02 11:51:46

诗句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46

原文展示:

学诗 陈普 〔宋代〕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白话文翻译:

在还未成年的年纪,我已能自如地吟诗,胜过刻意的雕琢。 虽然写不出震撼天地的诗句,但至少能吟诵那些描绘风月的篇章。 不要抛弃康节先生的诗集,煎胶可以续接上林苑的琴弦。 东山的七月诗篇无人能解,只因周公的学问有深厚的根源。

注释:

  • 摇膝支颐:形容自在地坐着吟诗的样子。
  • 未冠年:指未成年的年纪。
  • 采撷:采摘,这里指创作诗歌。
  • 雕镌:刻意的雕琢。
  • 吟风弄月:指吟咏自然景物,多指写诗。
  • 击坏:指打破常规。
  • 康节集:指宋代诗人邵雍(字康节)的诗集。
  • 煎胶:指修复破损的琴弦。
  • 上林弦:指上林苑的琴弦,比喻高雅的艺术。
  • 东山七月: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
  • 周公学有源:指周公的学问有深厚的根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其诗作来看,他自幼便有文学天赋,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追求。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追求诗歌的自然流畅和意境的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诗歌不应过分雕琢,而应自然流畅,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同时,他推崇前人的诗作,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追求。首句“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表明作者在年少时便能自如地创作诗歌,胜过刻意的雕琢。这种自然流畅的创作态度贯穿全诗。次句“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现实追求,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后两句通过对前人诗作的推崇,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作者在年少时便能自如地创作诗歌,胜过刻意的雕琢。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流畅创作的追求。
  2.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风弄月篇”: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现实追求,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
  3.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通过对前人诗作的推崇,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4.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通过对《诗经·豳风·七月》的提及,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已将采撷胜雕镌”中,“采撷”比喻创作诗歌,“雕镌”比喻刻意的雕琢。
  • 对仗:“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中,“摇膝支颐”与“已将采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流畅的诗歌创作,即使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句,也应追求吟咏自然的美好。同时,强调了学问的深厚根源,认为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

意象分析:

  • “摇膝支颐”:形容自在地坐着吟诗的样子,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流畅创作的追求。
  • “吟风弄月”:指吟咏自然景物,多指写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好的追求。
  • “康节集”:指宋代诗人邵雍的诗集,体现了作者对前人诗作的推崇。
  • “东山七月”:指《诗经·豳风·七月》,体现了作者对学问深厚根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摇膝支颐未冠年”中的“未冠年”指的是什么? A. 成年 B. 未成年 C. 中年 答案:B

  2. 诗中“已将采撷胜雕镌”中的“采撷”比喻什么? A. 创作诗歌 B. 采摘果实 C. 雕刻艺术品 答案:A

  3. 诗中“且诵吟风弄月篇”中的“吟风弄月”指的是什么? A. 吟咏自然景物 B. 吟咏历史故事 C. 吟咏政治事件 答案:A

  4. 诗中“击坏莫抛康节集”中的“康节集”指的是谁的诗集? A. 李白 B. 杜甫 C. 邵雍 答案:C

  5. 诗中“东山七月无人解”中的“东山七月”指的是哪首诗? A. 《诗经·豳风·七月》 B. 《诗经·国风·七月》 C. 《诗经·小雅·七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观物内篇》:邵雍的诗集,体现了对自然和学问的深刻理解。
  • 王维《山居秋暝》: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对自然美好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陈普《学诗》与邵雍《观物内篇》: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和学问的深刻理解,但陈普更强调自然流畅的创作态度。
  • 陈普《学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美好的追求,但陈普更强调学问的深厚根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诗经注释》:对《诗经·豳风·七月》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对邵雍的诗学思想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二 念奴娇 其十二 次韵酬罗弘载 念奴娇 春草 念奴娇五首 其三 念奴娇 敬次先恪斋公用姜白石韵题一蒲团外万梅花图 念奴娇 甲寅九日追感京洛旧游怅然成咏 念奴娇 用东坡韵 念奴娇 落梅 念奴娇 壬子春感 念奴娇(再和咏杜庵高君忻聚画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氏 羽字旁的字 引领成劳 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洋开头的成语 锥指 齊字旁的字 包含趫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酬价 勚勤 朱绋 斗字旁的字 同心竭力 不忍卒读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玄字旁的字 上天要价,落地还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