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2:31
原文展示:
宿方广寺 张栻 〔宋代〕
俗尘元迥隔,景物自天成。 山近四围碧,泉鸣永夜清。 月华侵户冷,秋气与云横。 晓起寻归路,题诗寄此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方广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俗尘元迥隔”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感受,“景物自天成”则赞美了自然的美丽。诗人在山中感受到四周的碧绿和泉水的清脆声响,夜晚的月光和秋气增添了诗意。清晨,诗人寻找归路,并通过题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方广寺夜宿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方广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俗尘元迥隔”即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宁静心境,而“景物自天成”则赞美了自然的美丽和和谐。中间两句通过对山色、泉声、月光和秋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清晨寻找归路时的情感,通过题诗来寄托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宁静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俗尘元迥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留恋 B. 对尘世的超脱 C. 对尘世的厌倦 D. 对尘世的无奈
“景物自天成”中的“自天成”指的是什么? A. 人为雕琢 B. 自然形成 C. 天意安排 D. 人工修饰
“月华侵户冷”中的“侵”字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月光的温暖 B. 月光的冷冽 C. 月光的柔和 D. 月光的明亮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