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2:18
原文展示:
崇丘紫馆集繁祯,
躬勒璿题耀笔精。
藻卫森沉登广路,
彩云摇褭入层城。
高侔曲密分都号,
远法阳寥纪殿名。
真祖览观鸿庆茂,
寿山從此倍峥嵘。
白话文翻译:
在崇高的紫色宫殿中,汇聚了众多的祥瑞;
我親自题写的璿题,笔力雄浑,字迹闪耀。
在繁密的藻饰与卫戍之间,登上了宽广的道路,
彩云轻轻摇曳,飘入了层叠的城池。
高耸的山峰与曲折的道路,分隔着各个城市的标志;
远处的阳光明媚,纪念着盛名的山河。
真祖在此观览,鸿庆的景象愈加繁茂,
从此,寿山的风光更加峥嵘。
注释:
- 崇丘:崇高的山丘,指的是景灵宫所处的地理位置。
- 紫馆:指紫色的殿堂,这里是道教的象征。
- 繁祯:祥瑞、好运的象征。
- 躬勒:亲自书写。
- 璿题:指一种珍贵的题字或铭文。
- 藻卫:装饰和保护,象征繁华的景象。
- 彩云摇褭:形容彩云轻盈飘动的样子。
- 层城:指高耸的城池。
- 高侔曲密:高耸的山峰与曲折的道路。
- 真祖:指道教的祖师。
- 鸿庆:盛大的庆典和繁荣的景象。
- 寿山:象征长寿和繁荣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登临兖州的景灵宫太极观时所作,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和道教文化的崇敬,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感悟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灵宫的壮丽景色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开头的“崇丘紫馆”已奠定了高远的意境,接着用“繁祯”来引出祥瑞的氛围,显示出此地的神圣和特殊。作者的亲自书写更增添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自我表达的力量。
在诗中,作者描绘了景灵宫的美丽与神秘,尤其是“彩云摇褭入层城”,不仅勾画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诗的最后两句则从个人的感受上升到对真祖的崇敬,显示出对道教精神的理解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道教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崇丘紫馆集繁祯:描绘了高耸的紫色殿堂汇聚了众多的祥瑞,传达出神圣与美好的氛围。
- 躬勒璿题耀笔精:表达了作者亲自书写的热情,字迹鲜明,象征着个人的成就与骄傲。
- 藻卫森沉登广路:描绘了装饰繁密的道路,显示出环境的华丽与历史的厚重。
- 彩云摇褭入层城:形象地描绘了彩云轻盈飘动,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 高侔曲密分都号:以高耸的山和曲折的道路象征着城市之间的分隔与联系。
- 远法阳寥纪殿名:远处的阳光明亮,纪念着盛名的文化与历史。
- 真祖览观鸿庆茂:讲述了道教祖师在此观览盛大的庆典,象征着道教的繁荣。
- 寿山從此倍峥嵘:寿山的意象强化了长寿与繁荣的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彩云摇褭”用云朵比喻轻盈的美感。
- 对仗:如“高侔曲密”与“远法阳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使用了“鸿庆茂”来强调盛大与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景灵宫的赞美及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馆:象征道教文化的神秘与高贵。
- 彩云:象征美好与轻盈的自然景象。
- 高丘:象征着崇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 寿山:象征长寿与繁荣,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崇丘紫馆”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道教文化的神圣
- C. 个人的成就
-
“彩云摇褭入层城”中的“彩云”象征着:
-
诗中提到的“真祖”指的是哪种文化象征?
答案:
- B. 道教文化的神圣
- B. 美好
- B. 道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之思。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描绘,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风格更为淡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