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2:45
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沙漠和雪山的景象,燕山上的明月如同一把钩子。什么时候能够驾着装饰华丽的马匹,快快地奔驰在清爽的秋天大地上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具体的典故,但“金络脑”可以联想到古代骑马的豪华与威风。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号太白,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而又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兴盛时期,李贺作为一名年轻的诗人,渴望自由和豪情,时常以马作为自由的象征,表现出他向往广阔天地的情感。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这一首,以大漠与燕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开头两句通过“雪”和“钩”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展现了辽阔与宁静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他渴望骑上装饰华丽的马匹,驰骋在秋天的原野上,享受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李贺个人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隐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漠”指的是: A. 广阔的沙漠 B. 美丽的山脉 C. 繁茂的森林
“月似钩”中的“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武器 B. 一种自然现象 C. 月亮的形状
诗人希望骑上什么样的马? A. 一匹普通的马 B. 一匹金色的马 C. 一匹装饰华丽的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贺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渴望,而王之涣则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