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莫种树

《莫种树》

时间: 2025-07-27 20:44:38

诗句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4:38

原文展示:

园中莫种树,
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
今秋似去秋。

白话文翻译:

在园子里不要种树,
种了树四季都愁苦。
我一个人躺在南床上看月亮,
今年的秋天好像比往年更早离去。

注释:

  • :不要。
  • 种树:种植树木。
  • 四时:四季。
  • :忧愁、烦恼。
  • 独睡:独自睡觉。
  • 南床:指南边的床,可能暗指作者的居所或心境。
  • 似去秋:似乎秋天已经要离去,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南床月"的意象,可能暗示了诗人孤独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风常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华却也伴随个人的孤独与苦闷,这首诗正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复杂情绪。

诗歌鉴赏:

《莫种树》以简练的笔触揭示了深刻的情感。首句“园中莫种树”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态度,似乎在劝告他人不要轻易种下树木,暗含了对生活中选择的深思熟虑。种树,象征着生长与希望,但诗人却以“种树四时愁”来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忧愁,仿佛无论怎样努力,结果都只能是愁苦。

接下来的“独睡南床月”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寂寞,他在月光下独自入睡,借助月色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今秋似去秋”则加深了这一情感,似乎在说今年的秋天来得比往年更快,让人倍感惆怅。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人生的无常与失落是无法逆转的。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园中莫种树”:表达对种树的否定,暗示种植带来的烦恼。
    • “种树四时愁”:说明种树后会带来四季的忧愁,暗喻人生的种种困扰。
    • “独睡南床月”:描绘独自一人,月光下的孤独情境。
    • “今秋似去秋”:感叹时间的流逝,体现对秋季的惋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呼应,如“种树”与“愁”形成对比。
    • 意象:月光与秋天的结合,营造出孤独而又忧伤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种树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中选择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生长与希望,但在诗中却引发忧愁。
  • :象征孤独与思念,反映内心的寂寞。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来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的意思是: A. 多
    B. 不要
    C. 可能
    D. 已经

  2. “今秋似去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春天
    B. 秋天来得快
    C. 冬天
    D. 夏天

  3. 诗中提到的“南床”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孤独
    C. 快乐
    D.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贺的《莫种树》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但李贺更侧重于孤独与愁苦的内心体验,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为蒙古少年格君作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蕃夷 开元 抽筋拔骨 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后果 耒字旁的字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麥字旁的字 荀令衣香 梅梅 声势浩大 門字旁的字 绛汗 屈指而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