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34
依约年时携手处。谢却梨花,添却廉纤雨。雨底蜀魂啼不住。无聊祇劝人归去。刬地满天花作絮。饶得归来,狼藉春谁主。誓待相思能几度。轻身愿化相思树。
在那约定的时光里,我们曾携手而行。如今梨花已经凋谢,细雨也愈加绵绵。在这雨中,蜀地的灵魂不停地哀鸣。无奈之下,我只好劝你早早归去。满地的花瓣如同飞絮,纵使你回来,这狼藉的春天又由谁来掌控呢?我发誓,等到相思的情愫能再经历几度,我愿轻身化为那相思树。
“蜀魂”可以联想到古代蜀地的文化,特别是《蜀道难》中对蜀地艰险与情感的深刻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
梁启超(1873-1929),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及诗人,倡导维新变法,主张中西文化结合,文学风格多变,常以古诗词表达人生哲理及社会关怀。
此诗创作于他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经历了政治动荡或个人情感波动后,回顾往昔的情感与承诺,体现了对时光流逝与爱情变迁的感慨。
这首《蝶恋花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追忆和对往昔的缅怀。开篇提到的“携手处”,表现了曾经的甜蜜与幸福,而“谢却梨花,添却廉纤雨”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诗中“雨底蜀魂啼不住”一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日情感的无尽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无聊祇劝人归去”,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仿佛在劝说爱人离去,然而心中却难以割舍。通过“满天花作絮”的意象,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失落结合,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相思的执着与渴望,愿化作相思树的愿景,体现了爱的坚定与执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样,结合了自然景物与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相思的执着,表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依约年时”是指什么?
“谢却梨花,添却廉纤雨”中的“廉纤雨”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轻身愿化相思树”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