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0:13
波漾石粼粼。浮磬依稀类泗滨。回首林虑千万丈,嶙峋。不效修蛾一点颦。幽讨日方亲。林下何尝见一人。便把清流都洗尽,缁尘。领取羲皇以上春。
水波荡漾,石头在水中闪闪发光。漂浮的磬石隐约像泗水边的景象。回头望去,林木高耸入云,险峻无比。不如那修长的蛾子轻轻一颦。幽静的山谷中,阳光才刚刚照射进来。林下何曾见过一个人影。于是便将这清澈的流水洗净,去掉一切尘埃。迎接羲皇(黄帝)时代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有壬,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尤其是对山水的描写富有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是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追求与自我情感的抒发的典型,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这首《南乡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开篇以“波漾石粼粼”描写了波光粼粼的水面,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山水之间。
接着,诗人回首望去,发现“林虑千万丈,嶙峋”,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紧接着,诗人用“幽讨日方亲”表达了与自然亲密的关系,阳光透过树木洒下,似乎让人感受到温暖与生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便把清流都洗尽,缁尘”,这不仅是对外在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想要清洗内心的烦恼与尘埃,追求一种心灵的洁净。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人世纷争的淡漠,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清新自然与内心的洁净呼应,展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浮磬依稀类泗滨”中“泗滨”指的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羲皇”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中问答》中,同样展现了对山水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许有壬的《南乡子》则在细腻的描绘中更突出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