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5:10
南乡子 其一 将抵白门,敬借家大人韵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剪出翠蓑新。
夜夜空江卧冷云。
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
风雪天才过几分。
何处玉箫闻。
更向前头访艳魂。
听说南朝花世界,无存。
绿减秦淮水半身。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身处寒冷孤寂环境中的人,他像是新剪的翠绿蓑衣,夜里在空旷的江边与冷云为伴。自己与梅花一样都经历了艰辛,刚刚在风雪中渡过了几分时光。四周听不到玉箫的声音,似乎只好向前去寻找那艳丽的灵魂。听说南朝那个花香四溢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只有秦淮河的水面上留下了些许绿色残影。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760年),清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这首《南乡子》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篇的“剪出翠蓑新”,即以形象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清新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纯洁与希望。接下来的“夜夜空江卧冷云”,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不仅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更突显了生活的苦涩与坚韧。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坚毅不屈的精神。接着,诗人对“玉箫”的渴望与追寻,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的“南朝花世界,无存”,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最后一句“绿减秦淮水半身”则是对过往繁华的哀叹,秦淮河水的“绿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昔日美好的消逝。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感慨,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感情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剪出翠蓑新”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我与梅花同一样,艰辛”中,梅花象征了什么?
“何处玉箫闻”中的“玉箫”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