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13
寄送张雅州二首
(李流谦)
二年学舍冷如冰,
岌页龙门许屡登。
可但不遭官长骂,
只应独愧小人乘。
身留紫塞天一角,
目断朱轮山几层。
为问何时到墙仞,
清宵远梦故堪凭。
这两年在学舍里冷得像冰一样,
我曾多次希望能顺利登上龙门。
只求不遭到官长的责骂,
却又独自感到羞愧,竟被小人所乘。
我身处紫塞的边角,
眼望朱轮的山峦,层层叠叠。
想问什么时候能登上那高墙,
在漫长的夜晚,遥远的梦中只能靠此寄托。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对小人之事的不屑,风格清新洒脱。
本诗写于诗人求学期间,反映了他在学业与仕途上的困惑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李流谦的《寄送张雅州二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以“二年学舍冷如冰”引入,描绘了寒冷的学舍环境,象征着孤独与困苦。这种冷清的环境不仅是在物理上的,也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孤寂。接着提到“岌页龙门许屡登”,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龙门象征着成功与飞跃的机会,但“屡登”却又显得遥不可及,增添了一丝悲凉。
诗中提到的“可但不遭官长骂”,显示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不满,表达了他宁愿忍受小人的欺凌,也不愿意遭受权贵的压迫,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人中十分普遍。诗人自问自答,身处“紫塞”的边角,目光却远望“朱轮”的层峦,这一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隔,更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失落。
最后一联“为问何时到墙仞,清宵远梦故堪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期盼与对未来的迷茫,清冷的夜晚让他不得不寄托于梦境之中。整首诗情感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出李流谦作为一个充满理想与情感的文人的形象。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渴望,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李流谦的《寄送张雅州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C.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成功的机会
C. 学习的地方
答案:B
诗人希望不遭受什么?
A. 小人的欺凌
B. 官长的责骂
C. 朋友的背叛
答案: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流谦的诗更显得沉郁与深思,李白则多了几分豪情与奔放。两者都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