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6:09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作者: 赵令畤 〔宋代〕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想要减去轻薄的衣裳,但寒意依旧未退,不愿卷起珠帘,独自一人坐在深处。
红杏树枝上开了多少花呢?啼鸟的痕迹只因清明时节的细雨而止。
整日被烟雾缭绕,香气缭绕着,宿酒未醒,恼怒打破了春日的情绪。
燕子又将归来,却误了信儿,小屏风上记载着西江的路途。
赵令畤(生卒年不详),字子韬,号山樵,是宋代著名词人之一,擅长词作。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常描写春日的情景与人间的情感纠葛。
该词作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中所描绘的寂寞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是赵令畤的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词作。开篇便以“欲减罗衣寒未去”引入,表达了春寒料峭的氛围,词人虽想轻装上阵,但寒意依旧如影随形。这种情感的矛盾,恰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挣扎。接着,词中提到“红杏枝头花几许”,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杏花开,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爱情的眷恋。
“啼痕止恨清明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雨中鸟儿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对往事的怀念与遗憾。接下来的“尽日沉烟香一缕”,通过沉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在醉酒后醒来时的恍惚与恼怒,情感的波动不言自明。
最后一句“飞燕又将归信误”,用燕子归来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也隐含着信件的误传,表达了人心的错位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纠葛,令人深思。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情感与思绪展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爱情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赵令畤的《蝶恋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红杏”象征着?
“飞燕又将归信误”中,燕子象征着什么?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赵令畤则更为内敛与深沉,均展现了各自对春天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