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28
《送白处士游峨嵋》
作者: 齐己 〔唐代〕
闲身谁道是羁游,
西指峨嵋碧顶头。
琴鹤几程随客棹,
风霜何处宿龙湫。
寻僧石磴临天井,
劚药秋崖倒瀑流。
莫为寰瀛多事在,
客星相逐不回休。
这首诗中,诗人感叹道:有人说闲游无羁,是不对的,实际上我西行去峨嵋山的顶端。琴音和鹤声伴随着我的行舟,风霜又将在哪里栖息呢?我寻访僧侣,走上石阶来到天井边,采药的地方秋天的崖壁上,有瀑布倾泻而下。不要因世间的纷扰而烦恼,流浪的星辰也会追逐而去,再不会停留。
齐己(约 779—832),字梦符,号惭愧,唐代诗人,精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及律诗。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禅理,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佛教思想,常以闲适自得的态度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作于齐己送别好友白处士前往峨眉山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向往。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诗中充满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送白处士游峨嵋》通过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行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关心。诗的开头以“闲身谁道是羁游”引入,直接反驳了对旅行的狭隘理解,表明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无拘无束状态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将目光投向了峨眉山的碧顶,展现出一种清秀的自然景观。
“琴鹤几程随客棹”,结合了音乐与自然,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幅仙境图。在接下来的句子中,“风霜何处宿龙湫”则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寓意深远。
在对寻访僧侣和采药的描写中,诗人不仅表现了对修道生活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莫为寰瀛多事在”一句则是对繁琐世事的放下,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既有山水的壮丽,也有内心的平和,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洒脱与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展现了一种隐士的生活理想。通过旅行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佛教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诗中“闲身谁道是羁游”的意思是?
A. 旅行无拘无束
B. 旅行很无奈
C. 旅行很快乐
“琴鹤几程随客棹”中,“琴鹤”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乐器
B. 伴随旅行的美景
C. 仙人的化身
诗人希望读者如何看待世间的纷扰?
A. 要认真对待
B. 不要多加烦恼
C. 应该去追求
可以将《送白处士游峨嵋》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更倾向于描绘旅行中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展现了旅行中的壮阔景色和豪情壮志。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唐诗中不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