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7:00
庭际晚菊上主人
作者: 齐己 〔唐代〕
九月将欲尽,幽丛始绽芳。
都缘含正气,不是背重阳。
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王孙归未晚,犹得泛金觞。
九月快要结束,幽静的花丛中开始绽放菊花。
这全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正气,不是因为迎合重阳节。
采去蜜蜂的嗡嗡声,寻找蝶儿的飞舞之路变得漫长。
王孙虽归来得不算晚,仍然可以一起畅饮金杯。
“重阳”是古代的传统节日,寓意长寿,通常在九月初九庆祝。菊花在重阳节有着特殊的地位,象征着长寿和高洁。诗中反映了与重阳节的关联,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齐己,字惟明,号元明,唐代诗人,主攻律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九月菊花盛开的时节,正值重阳节前夕,作者通过描绘晚菊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巧妙地结合了季节的变化和人情的温暖。开头两句描绘了九月的景象,菊花在这个时节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作者强调菊花的正气,表现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蜜蜂的远去和蝶儿的漫长旅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进一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提到王孙归来,寓意着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相聚的快乐,诗人在金杯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情谊,表现出一种洒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人际关系的珍重,传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诗中的“王孙”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金觞”象征着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庭际晚菊上主人》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