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9:31
送人赴举
齐己 〔唐代〕
分有争忘得,时来须出山。
白云终许在,清世莫空还。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
明年从月里,满握度春关。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些事情争执不下,最终还是要放下;时机来临时,必须要走出深山。白云总是存在于天边,而清白的世界不应该白白回归。驿站的树木在秋风中发出清晰的声音,行人的衣服上沾满了雨点。明年在月光下,我将满怀信心地走过春天的关口。
齐己(778年-868年),字惟明,号澄江,唐代诗人,曾任职于翰林院。齐己的诗歌以清新脱俗、笔触细腻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写于唐代科举制度盛行时期,诗人送别朋友赴京应试,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与祝福,反映了当时士子对功名的追求与人生理想的探索。
《送人赴举》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开头“分有争忘得”,以一语道出人生的复杂,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总要学会放下与取舍。接着,“时来须出山”,更是表明了在适当的时机,积极进取的重要性。白云的存在象征着理想的追求,而“清世莫空还”则警示我们要有所作为,不应白白回归。后两句则通过秋声与雨点,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希望。最后一句“明年从月里,满握度春关”,充满期待与信心,展示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面对人生的挑战与机遇时,诗人强调了放下与追求的重要性。
诗中“时来须出山”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白云终许在”中的“白云”象征什么?
《送人赴举》和王之涣的《送友人》均表现了送别时的情感,但齐己的诗更强调人生哲理的探讨,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对友情的直接表达,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