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遐方怨

《遐方怨》

时间: 2025-05-07 10:10:59

诗句

西陵道,易水涯。

古城余坏壁,秋麦忍僵茅。

团团初日吐金华,高高峰顶生紫霞。

北风冷,夕吸斜。

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

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0:59

原文展示:

《遐方怨》
作者: 奕绘 〔清代〕
西陵道,易水涯。古城余坏壁,秋麦忍僵茅。
团团初日吐金华,高高峰顶生紫霞。
北风冷,夕吸斜。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
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西陵道和易水边的景象。古老的城墙已经残破,秋天的麦田显得萧瑟,茅草也忍耐着寒冷。初升的太阳散发着金色的光辉,高高的山顶上飘荡着紫色的云霞。北风凛冽,夕阳斜照,路上行人稀少,山边却有一家酒家。行人依然追逐着归家的乌鸦,乌鸦在光秃的树枝上栖息。

注释:

  • 西陵道: 指一条古老的道路,历史悠久。
  • 易水涯: 易水是古代著名的河流,寓意深远。
  • 古城余坏壁: 古城的残墙,描绘出岁月的沧桑。
  • 秋麦忍僵茅: 秋天的麦田和枯萎的茅草,象征着凋零和无奈。
  • 团团初日吐金华: 初升的太阳如金色花朵般绽放。
  • 北风冷,夕吸斜: 北风寒冷,夕阳光线倾斜,渲染出冷清的氛围。
  • 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 表达了路上的冷清与酒家的温暖形成对比。
  • 归鸦栖遍枯树杈: 乌鸦栖息在光秃的树杈上,暗示着孤独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词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状态,风格多样,尤其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们的行踪,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遐方怨》是一首展现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的诗作。诗歌开篇即以“西陵道,易水涯”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接着描绘了古城的残破和秋天的萧瑟,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团团初日吐金华”与“高高峰顶生紫霞”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光明的色彩,似乎在暗示希望的存在。

北风的寒冷和夕阳的斜照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与人心的孤寂。诗人通过“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这句,巧妙地对比了行人的稀少与酒家的温暖,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归属的思考。

最后,通过“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诗人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归宿的追寻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陵道,易水涯: 提及地名,营造出一种地理的真实感,同时也暗示历史的厚重。
  2. 古城余坏壁,秋麦忍僵茅: 描绘出荒凉的秋景,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3. 团团初日吐金华,高高峰顶生紫霞: 太阳的光辉与山顶的云霞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4. 北风冷,夕吸斜: 冷风与斜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孤独的情感。
  5. 路上无闲汉,山边得酒家: 反映人迹罕至与酒家温暖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
  6. 行人犹自逐归鸦,归鸦栖遍枯树杈: 归家的乌鸦象征着归属感,诗人对归宿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初日吐金华”将太阳比作金色花朵,形象生动。
  • 对仗: “高高峰顶生紫霞”与前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秋麦忍僵茅”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归属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城: 代表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记忆。
  2. 秋麦: 象征着凋零与无奈。
  3. 初日: 代表希望与新生的可能。
  4. 北风: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5. 归鸦: 代表归宿感与对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描述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战争
    C. 人际关系
    D. 城市生活

  2. 诗中提到的“归鸦”象征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对家的思念
    C. 自然的力量
    D. 友情的回归

  3. 诗中的“夕吸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明亮的白天
    B. 夕阳西下的宁静
    C. 凄凉的雨夜
    D. 热闹的城市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奕绘的《遐方怨》更注重对孤独感的描绘,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展现哲理思考和内心的宁静。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文学中的自然意象》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再逢英公有感 送田表圣出知陈州 青羊宫 嘲聂崇义 象山古刹 【南吕】一枝花_为玉叶儿作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禅师塔 辰龙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守缺抱残 韋字旁的字 出头人 卖奸 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捋臂揎拳 做贼心虚 闹标 首字旁的字 同结尾的成语 绝结尾的成语 蛛丝马迹 左证 金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好学深思 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耆宿大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